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质量评估二人民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质量评估二人民版必修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宿迁高一检测)“战争本身倒没有什么了不得之处,但这是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这里的“战争”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A。“天朝”是清朝自以为是的说法,“第一次戳破‘天朝’的威严门面”指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故A正确;B、C、D都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
2、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解析】选B。A“一无所知”说法错误;“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反映出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B正确;C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D“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3.(xx·嘉兴高一检测)
3、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马关条约》开商埠B.《辛丑条约》拆炮台C.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D.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解析】选A。材料中“长江流域”是《马关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的重点区域,故A正确;《辛丑条约》拆炮台在京津地区,故B错误;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属于国内政权争斗,故C错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抗战时期,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补偿训练】有人曾对中国
4、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选C。由材料中“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是指中日甲午战争,此后签订的条约是《马关条约》。4.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度赞同是因为 ( )A.美国当时已称霸世界B.它利用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矛盾C.帝国
5、主义已建立了瓜分中国的同盟D.它承认了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又有利于它们在华进一步扩张【解析】选D。由于“门户开放”政策基本维护列强的既得利益,故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5.下列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属于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的是 (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②黄海海战中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解析】选C。解题关键要把握住两点,一是“人民群众”,二是“自发地”。很显然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奋勇抵抗不具备这两个条件,②不符合条件,排除。所以答案选C。6.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
6、份公告:“……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香港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C.甲午战争——台湾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解析】选C。据材料“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可知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选C。7.“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宝山战役
7、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四行仓库战役【解析】选C。邓世昌是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英勇抵抗日军侵略,最后不幸冲撞日本军舰牺牲的爱国将领,所以答案选C,A、B、D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相符。8.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11月23日宣称他“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我也是义和团”。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8、“义和团是爱国者”,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反帝作用,故选C。9.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从事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解析】选A。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中国军民在中日甲午战争、反割台斗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史实,故A正确。10.(xx·温州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