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

ID:45278432

大小:13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IV)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  )A.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C.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答案】D...............2.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

2、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故A项正确。B项属于“礼乐”的表现,而非目的,排除。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不是“乐”的目的,排除。所以选A3.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确立官僚政治

3、制度C.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D【解析】秦始皇看到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军队的隐患,故“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不仅不允许地方有军队、包括兵器也进行管制;“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使得只有秦始皇才能调动部队。通过军权和军器的控制,实现了军事上的集权,故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4.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C.财权是

4、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监督,并不是利用转运使监督行政长官,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财政,并非军政,排除B。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中央政府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说明了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故选C。材料所述是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并非支持,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本题要认真读取材料,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对转运使进行监督”,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5.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

5、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以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答案】D【解析】“日有争论,纷坛不决”说明中书门下二个部门在政令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样做明显就调和了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便于行政运输的通畅,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是中枢机构调整,不涉及皇权,故A错误;唐朝多相制源于隋朝,故B错误;材料只是对于部门办公的调整,不是破坏,故C错误。6.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

6、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的机构特点是(  )A.秩低权高,以小监大B.机构独立,自成系统C.选官高标,管理严明D.权责明晰,维护统治【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的地方监察官,属于中央政府或皇帝委派,监察地方官员,反映出机构独立,自成系统的特点,故B项正确。A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不是特点,是目的,排除。7.以下从左图到下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答案】C【解析】试题解

7、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地方政治区划,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和识图能力。图一反映的是汉初的郡国并存制度,图二是元朝的行省制度,郡国并存威胁到了中央集权,行省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项,图一并不是国家分裂时期,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皇权强化B错误;图一是郡国并存,不是郡县制,也不是实质内容的反映,排除D项。8.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