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69414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案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2.6辛弃疾词两首案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目标】1.记:积累字词名句,背诵这两首词。2.读:反复吟诵,理解词的内容,品味重点语句,领悟词的内涵;了解词的用典;理解词人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3.写:运用典故写一个作文片段。4.练:学习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知识储备】了解文学常识: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曾参加抗金义军,后投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诚挚的爱国情怀。其词抒写
2、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背景: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此时词人南归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深感压抑,内心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开禧元年(12
3、05),此时词人已66岁高龄。他本以为此时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宰相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宣泄在这首词中。【课前学习】夯实基础知识字音识记(1)遥岑远目(cén) (2)玉簪zān)(3)螺髻(jì)(4)鲈鱼堪脍(kuài)(5)揾英雄泪(wèn)(6)舞榭歌台(xiè)(7)佛狸祠(cí)(8)封狼居胥(xū)词义理解(1)清秋:清冷高远的秋天。(2)休说:不要说。(3)
4、赢得:落得。(4)可堪:哪堪,怎堪。(5)舞榭歌台:演出歌舞的楼台。榭,建在高台上的房子。(6)寻常巷陌:普通街巷。【探究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一篇登临之作,词人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词人写了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断鸿等自然景物。(2)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抒发了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游子”指谁?为什么?【答案】 指辛弃疾
5、。①辛弃疾生于北方,长于北方,快意于北方。②他渡江南归,本想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却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点拨】要抓住范围不放.这是一个倒装句,亦即江南游子在落日楼头,所以本题实际考察的是谁是抒情主人公的问题,通读全诗,结合背景不难解决。3.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的下片,作者一连运用了张翰、许汜、桓温的典故,这些典故流露出词人怎样的心境?请填表归纳。典故词人心境张翰思念故土,收复北方河山的心愿。许汜嘲讽统治者不知心忧国家命运。桓温哀叹自己
6、年华的老去,北伐渺茫,担忧国家前途。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请归纳。【答案】 这首词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点拨】主旨: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对于诗词来说,归纳主旨首先要关注题目;然后抓住主要的意象,从意象的色彩、寓意等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关注作者的情感。5.古人在创作诗词时一般比较忌讳重字,而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的前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中,作者却连用
7、了两个“秋”字,这样好不好?【答案】好。①作者选取两个视角表现无尽的秋意。“楚天千里清秋”采用了仰视的角度来描绘秋天独有的高远、萧瑟的特点;“水随天去秋无际”采用平视的角度来展现水天相连、浩浩江流东去的壮阔画面。②两个“秋”字写出了词人目光的流动,高度概括了长江两岸的所有秋景,目力所极一片秋色。【点拨】炼字炼词自古以来诗人都很重视,从考试来说,高考题也屡屡出现,要从表达本身和表述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篇怀古词,作者怀想了古代的哪些人和事?【答案】(1)缅怀了孙权、刘裕的
8、英雄业绩。(2)追溯了刘义隆北伐失败的战事。(3)痛忆了高宗时金兵南侵的扬州战火。(4)感慨廉颇的的壮志未已。典故作者情感。孙权英雄已不见,无人可御外辱之叹。。刘裕景仰古代英雄,流露恢复中原之志。刘义隆对朝廷仓促北伐的警告。拓跋焘对朝廷偏安一隅,忘记收复失地的愤怒。廉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