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37040
大小:61.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承智班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这次军演中,所有参赛部队要通过12个科目进行逐对厮杀,其中既包括空地对抗,还设置了特种车辆驾驶、轻武器射击等。B.我们认为,朝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至于能否真正的解决朝核问题,考验着特朗普政府的诚意和执政能力。C.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不利于云的产生,使太阳辐射增加了对近地层大气的持续加热,造成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高温多雨的天气。D.《战狼2》讲述了脱下军装的冷锋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本来能够安全撤离的
2、他无法忘记军人职责,重回战场展开救援。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鲁迅对《呐喊》中的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高超的写作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深刻地思考与认识。②59岁现象,即有些干部一直廉洁奉公,但想到自己马上要退休了,就趁机捞一把,往往是因收受贿赂而东窗事发,受到起诉。③他接管我们班之后,深感头疼,因为全班学生的成绩良莠不齐,几个前任班主任都干了不长时间,然后都摇头叹气,无奈走人。④文化层次决定文明程度,这话可能没错,而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恰恰是高文化层次人群的见利忘义,有
3、时达到利令智昏的程度。⑤尽管地方政府给了他很多支持,但他坦言,自己在创业的道路上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⑥亲爱的旅客朋友,又到了说晚安的时候了,车窗外已是万家灯火,夜色阑珊,希望你今晚能有一个好的心情,明天再见。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⑤⑥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创文”宣传活动策划方案拟好后,我们特意去政教处垂询各位老师的意见。B.您所托为令郎辅导高考作文之事,在下一定鼎力相助,竭尽所能,不负重托。C.商务印书馆刚出版了拙著《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特赠老友,敬
4、请惠存。D.欣闻您老即将米寿,祝您马齿徒增,健康长寿,期待着您的白寿、茶寿大庆。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中华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其内涵既有对人的尊崇,如《左传》所言“”,又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如孔子所说“”。同时,中华文化又具有尚群、尚和的特点,“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A.舍生而取义君子和而不同B.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朝闻道,夕死可矣C.仓廪实而知礼节人皆可以为尧舜D.先天下之忧而忧君子自强不息5.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双关手法的是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5、情?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散文”何谓郭英德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作为一种文体,“散文”的内涵和外延一直相当模糊。首先,以韵律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韵文”相对称。古人曾经在“韵”“散”区别的意义上,界说“诗”与“文”两种文体,有时称为“韵语”和“散语”;有时称为“诗律”与“散文”;有时则分辨押韵与不押韵,将不押韵的文本称为“散文”。但是,在中国古人的文体辨析中,是否有韵律,并不足
6、以区分“诗”与“文”,我们既不能说散文是非韵文,也不能说非韵文即散文。其次,以语体作为分类标准,“散文”可以与“骈文”相对称,排比俪偶为“骈文”,散行直言为“散文”。“散文”与“骈文”相对称的文体意义,到南宋时开始逐渐确立,并大量使用。如吕祖谦认为:“散文以深纯温厚为本,四六须下语浑全,不可尚新奇华巧而失大体。”他说的“四六”即指骈文。但是,奇偶相生、骈散相杂,原本就是汉语文章的特点。因此在历代写作实践中,骈散之分,从来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骈文容有散行之气,散文也不乏骈偶之语。周必大早就认识到:“四六特拘对耳
7、,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所以今人也常常以“散文”统称散体文与骈体文,甚至统称赋,并从学理上探求其相通相融,认为古典散文的研究应该包括骈文和赋在内。第三,以典籍目录作为分类标准,“散文”隶属集部典籍,经籍、史籍、子籍之文不属于“散文”。南朝梁萧统编纂《文选》,基本上采取了这一选文标准。但是谁也无法否认,经籍、史籍、子籍之中包含着大量的散文(或称“古文”)。经籍如《尚书》《春秋左氏传》,后人称为“史传散文”;《论语》《孟子》,后人称为“诸子散文”;即便《礼记》中的诸多篇章,也进入后人的“散文”视野。所
8、以刘熙载说:“《六经》,文之范围也。”在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早就形成一个以经部为源头与规范,史部、子部分流殊派,集部蔚为大观的“散文”世界。因此从整体上看,中国古代散文历时久远,歧义纷呈,旁枝杂出,的确难以“正名”。“散文何谓”,这恐怕已经是,并且永远是一个难以准确回答、也不必准确回答的问题。当然,中国古代散文的体制、语体、体式无论多么纷繁,多么变动,就其内涵而言,应该有着一脉相承的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