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4 综合训练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4综合训练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厂应该建在靠近原料产地的地区B.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步骤是产生SO2、接触氧化和三氧化硫的吸收C.工业制硫酸过程中,三氧化硫并不是用水吸收,而是用浓硫酸吸收D.硫酸工业的尾气如不经处理,有可能形成硫酸型酸雨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综合知识,考查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能力。A项,硫酸厂应该建在硫酸消费中心,其余正确。答案:A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pH试纸变红解析:本题考
2、查浓硫酸的有关性质。A、B、C都考查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项的“白斑”是失去结晶水形成的CuSO4,C项由于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所以析出晶体,D项考查浓硫酸的脱水性,pH试纸会变黑。答案:D3.Cl2和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变色最快B.两者漂白原理相同C.将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可区别是Cl2漂白还是SO2漂白D.SO2具有氧化性,且氧化性强于Cl2解析: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所以无漂白作用。二者漂白原理不同,Cl2的漂白原理是形成的HClO
3、的强氧化性造成的,SO2的漂白原理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形成无色物质。SO2具有氧化性,但氧化性比Cl2弱。答案:C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B.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H-CO2↑+H2O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Ca2++CCaCO3↓D.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Cu2++S+2OH-+Ba2+BaSO4↓+Cu(OH)2↓解析:选项A中反应不符合实际。选项B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HC+OH-C+H2O。选项C中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答案:D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Na2CO3两种
4、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SO2废气D.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答案:C6.浓硫酸和2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解析:在两种溶液中都存在吸水与水分的挥发两个过程,只不过在浓硫酸中以吸收水分为主,溶液质量增加;而在2mol·L-1的稀硫酸中以水分挥发为主,质量减小。故本题答案为B。答案:B7.向50mL18mol·L-1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
5、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C.在0.45mol和0.9mol之间D.大于0.45mol解析:Cu与浓硫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H2SO4只有部分被还原,再者浓硫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反应,因而在计算被还原的硫酸时不能把0.05L×18mol·L-1=0.9mol全部当作反应物,而只能是其中一部分。又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参加反应的浓硫酸中只有一半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mol。答案:A8.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引
6、起爆炸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铁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遇明火爆炸解析:浓硫酸加水后变成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产生氢气,吸烟时点燃氢气造成爆炸。答案:D二、非选择题9.浓硫酸具有:①难挥发性(高沸点);②酸性;③强氧化性;④吸水性;⑤脱水性。下列各项分别表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请将序号填于空白处:(1)浓硫酸与食盐共热,浓硫酸表现的性质为 。 (2)浓硫酸与铜共热,化学方程式为 , 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是 。 (3)浓硫酸与红热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是 。 (4)可用
7、浓硫酸干燥H2、CO2、HCl等气体,浓硫酸表现的性质为 。 (5)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是 。 解析:本题考查浓硫酸的重要性质,学习中要将对性质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结合起来。答案:(1)①② (2)Cu+2H2SO4(浓)CuSO4+SO2↑+2H2O②③(3)C+2H2SO4(浓)CO2↑+2SO2↑+2H2O ③(4)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