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ID:45191517

大小:13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共32题1.中国民间及官方均有“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宗法观念C.贵族世袭D.等级秩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宗法制度。根据“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可知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而非家族和睦和贵族世袭,故排除A、C;等级秩序没有完全概括题意,所以D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体现血缘与等级关系的是宗法观念,故选B。 2.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

2、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执掌政令草拟的是中书省,故排除B;中书省不是监察地方政务的机构,故排除C;尚书省负责诏令执行,与题意主旨无关,故排除D;根据“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可知皇帝主要是背离了诏令需经政事堂决议的制度

3、,故选A。 3.《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B.中正有序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周朝的政治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的大意是,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大道,宫城的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后面是市。这种建筑的方整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学“中正有序”的主张,B项符合题意。A、D两项在周朝尚未形成,且在材料中不能体现。C项

4、与材料内容不符。 4.《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郡国并行B.行省制度C.郡县之制D.分封之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郡县制。题干的意思是关于封建和郡县之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前一句主要是论述“封建”,也就是分封制。与分封制相对应的就是封建社会的郡县制,是说郡县制度实行了两千年也没有人能更改。所以A、B、D不符合题意;因此空白处最恰当的就是郡县之制,故选C。 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

5、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识记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而《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D正确;A属于宋明理学思想,B属于李贽的思想,C是唐代儒学家韩愈等人的思想。故选D。 6.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以下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A.宫殿遗址B.家畜遗骨C.青铜礼

6、器D.石制农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夏王朝文明。人类驯服家畜的历史由来已久,凭借家畜遗骨无法证明是夏朝都邑,故排除B;夏商周时期青铜文明发达,所以青铜礼器也无法说明是夏朝都邑,故排除D;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就出现了石制农具,所以石制农具也无法证明是夏朝都邑,故排除D;宫殿是都邑存在的有力证据,故选A。 7.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A.“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B.“苛峨大舶映云日,贾

7、客千家万户室”(《广州歌》)C.“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D.“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商业和文学。根据“经游(营)天下遍”可知与商业经济有关,故排除A;根据“贾客”可知与商业有关,故排除B;根据“货别隧分”可知与商业有关,故排除C;“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赞誉的是蜀锦,无法证明与商业经济有关,故选D。 8.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①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②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③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8、④农民起义频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所以①错误,故排除A、D;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所以④时间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从经济角度来说主要是铁犁牛耕的推广,从诸侯国的角度来说是各国竞相实行改革,故选B。 9.“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