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91485
大小:54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I)一、选择题(1.5分*40=60分)1.子曰:“饭疏食饮水(吃粗食喝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材料反映了儒家( )A.“顺应自然”的价值观 B.重“义礼”的道德原则 C.“积极人世”的实践精神 D.“仁政无敌”的治国理念2.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据此可知,该思想家认为( )A.贤者对社会发展无济于事B.“无为而治”乃治国良
2、策C.应以“仁爱”之心治天下D.商品交流不利于社会发展3.“君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4.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具有皇家性质,太史令等天文官员,常常由皇帝亲自任命。朝廷对天文台的观测记录严格保密,禁止流传到民间,天文官员不允许与平民百姓随便接触。同时,民间也不许私自研习天文。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统治B.造成了天文学的长期落后C
3、.源于小农经济地位的提高 D.反映了民间教育水平低下5.陆贾是西汉初年力倡儒学的名臣,为适应汉初政治统治的需要,他提出了“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由此可知陆贾A.否定了法家的基本主张 B.背离了汉初的治国理念C.继承了董仲舒的思想体系 D.代表了汉代儒学发展方向6.朱熹认为,“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这说明朱熹A.推崇格物致知的方法论B.反对内心反省C.主张理学原则的生活化
4、 D.提倡知行合一7.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A.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B.把克己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C.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D.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8.宋儒推崇《大学》,强调“修齐治平”,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经典名言道了当时儒者的使命。这表明当时思想家的终极使命是A.重建汉代儒学统治地位 B.彰显儒家文化继
5、承者的家国情怀C.为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精神基础 D.重新恢复先秦儒学民本思想观念9.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A.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B.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C.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D.中国外
6、交被迫走向近代化10.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11.“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材料中先生的政治主张是( )A.主张民主共和B.提倡民主科学C.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中体西用12.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
7、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据此可知,黄宗羲A.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B.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C.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D.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13.清代文献记载,“中士居大地之中,徽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商,海外诸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此记载说明A.中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英国侵略加深了中英间的矛盾C.国人对世界缺乏足够认识
8、 D.地缘使得中西方之间交流中断14.辞海解释某种字体“形体方正、管画平直,可作楷模”。下列属于该字体的是15.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A.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历史教村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