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70533
大小:3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祖逖》教学参考北京课改版关于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立志编撰《通志》,以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马光编成编年史《通志》8卷,上进于朝廷,受到英宗的赏识,并下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写。治平四年(1067)十月,司马光向神宗进读《通志》,倍受赞赏,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写序。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反对王安石行新政,神宗不从,任其为枢密副
2、使,坚辞不就。出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退居洛阳续撰《通鉴》。哲宗时主国政,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部,废除新法。死后追封温国公。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完成,历时19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
3、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22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司马光总其成,删订定稿。 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1362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祖逖 刘琨 蹴琨觉 司马睿 纠合骁
4、健 给千人廪 将其部曲 击楫而誓 遂屯淮阴 起冶铸兵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3.区分形似字 二、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红字词语的意思 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蹴:踢,蹬踏 觉:醒) ②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如果 将:将领) ③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给:供给 铠:铠甲) ④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将:率领 楫:船桨) ⑤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因:
5、于是) ⑥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及:等到 以为:让〔他〕担任) ⑦睿素无北伐之志(素:一向,向来) ⑧遂屯江阴(遂:于是) 2.把下列短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①纠合骁健――聚集骁勇强健的人。 ②望风响应――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 ③自相鱼肉――自相残害。 ④起冶铸兵――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三、课文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表现了晋朝爱国名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
6、轻时便胸怀大志。古人有迷信说法,认为半夜鸡鸣是恶之兆;祖逖认为半夜鸡鸣正可以令人觉醒,振奋精神,所以说“此非恶声也”。刘琨是祖逖的朋友,晋室渡江南迁后,任侍中太尉,一直坚守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因孤军无援,兵败遇害。 第二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祖逖慷慨陈词,请求统军北伐 ,得到的却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请注意,祖逖不是率领晋军北伐的,他只带着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他的
7、胆识和志气,实在不得不叫人佩服。思考: 1.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由于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戳中原。 任命将帅出师北伐,激起沦陷区人民奋起反抗的斗志,赢得天下英豪的响应,定能取得北伐的成功。 2.祖逖北伐之志实现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他是如何做的?这给你哪些启示? 统治者的支持力度不大。 做艰苦的努力,精心准备。 遇到困难挫折时,应冷静 地审时度势,寻找有利条件,坚韧不拔。 3.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祖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8、祖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即使不被重用,他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做准备。课文翻译: 范阳郡的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个人住在同一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