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54399
大小:74.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V)题号一二总分得分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 )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D.“重农抑商”政策的有效实施2.下列的农业生产工具或技术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耧车B.筒车C.耦犁D.翻车3.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也因此被称为“瓷路”。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
2、的是( )A.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C.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D.“唐三彩”是唐代青瓷重要代表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汉代官营手工业()A.工匠优秀,原料上等B.技术高超,不计成本C.规模生产,面向市场D.分工细密,管理严格5.“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这一现象反映的是A.市舶贸易B.民间贸易C.互市贸易D.朝贡贸易6.根据史料记载,1550年以前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有
3、59个,到1722年时增加到113个,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商业的发展B.跨地区长途贩运贸易发展C.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D.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7.西汉、唐朝和北宋都城中“市”的布局变化,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B.统治者重视都城建设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封建专制统治的衰落1.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城市商业发展繁荣C.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2.“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基于
4、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农商并重B.重农抑商C.重商抑农D.闭关锁国3.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这些古代商业思想( )A.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4.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B.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D.明初海禁令
5、受西方入侵的影响5.《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这种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6.1686年,清政府设立广州十三行。从官府的角度来说,十三行是外商的代表;从外商的角度来说,十三行又是清政府的代表。行商是得到官府承认的唯一合法机构,因此,“通过行商采购的货物,必须由行商抽取一部分手续费
6、,然后以行商的名义办理出口报关”。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重视海关税收征收C.维护外商经济利益D.废除闭关锁国政策7.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1.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展开。由四大基本制度共同支撑的“大厦”是A.儒学独尊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D.国家财政2.秦兵马俑坑
7、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材料说明当时A.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B.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C.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D.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3.下表为中国古代粮食亩产量统计表,该表主要反映了( )每亩平均产量(单位:市石)北方(麦)南方(稻米)隋唐0.7571.136宋0.6941.387元0.9641.927明清1.3022.604A.水稻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作物B.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日益发展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D.政府大量开垦荒地贡献巨大4.明朝中后期,在江南
8、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