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150664
大小:11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10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III)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xx.12.14第Ⅰ卷选择题(60分)本卷共24小题(1-12小题)×2分、(13-24小题×3分),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在机读卡,并填在第Ⅱ卷的答题栏。1.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②元朝设置行省制③明朝设置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的含义是指皇帝的权力不断的在增强,所以③明朝设置内阁和④清朝设立军机处均能充分的证明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2.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队伍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B.确立三省六部制C.开创科举制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3、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科举制扩大了统治者的统治基础,科举制度使下层人也能通过考试成为统治阵营的一员,所以,开创科举制才能使官僚高度的流动,所以,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只能是C.开创科举制。3.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A.汉武帝设立中朝B.唐朝实行三省制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D.秦朝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4、,提拔一批低级官吏为郎,加以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头衔,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决策机构“中朝”;原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中朝决策,外朝执行,丞相、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大为削弱。中朝完全秉承皇帝旨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4.从秦到宋的中国帝制社会中,官僚体制运作中存在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等,这些制度设计的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预防专制皇权出现错误C.制约专制主义皇权D.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答案】D【解析】宰相辅助皇帝处理政事。唐代门下
5、省审查政令,如果认为不当,有权退回或加以纠正,即“封驳”,其本质仍然是为皇权服务。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但其目的也是促进皇权正常运转,故D正确;封驳制度、谏官制度不一定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A错误;防止皇权错误的目的仍然是保障皇权体制正常运转,而且封建专制制度下宰相制度、封驳制度、谏官制度不能从根本上预防皇权错误,故B错误;封建专制制度下宰相制度等制度设计也不可能真正制约皇权,故C错误。故选D。5.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
6、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答案】C【解析】材料“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说明行省制下行省权利过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C正确;行省制下,行省长官及下属官吏由中央任命,受中央节制,不是分封制的复辟,排除A;根据材料“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说明行省制没有改善中央对地方管理,
7、排除B;通过材料“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可知,这是作者的假设,并没有出现地方割据,排除D。6.明朝曾经出现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的情况。也曾出现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内阁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的情况。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明代内阁属于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答案】D【解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
8、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材料中现象说明内阁运行超出了皇帝最初的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