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ID:45121628

大小:10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涂到答题卡。1.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信息

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审判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其程序是公平的,但仍会出现处死无辜的人和释放有罪的人的现象,这说明雅典民主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故C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部分现象,不能说明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故A项错误;BD项不符合史实,辩论对于民主是必要的,题干只是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并非反对民主,赞同君主专制,故BD项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2.《汉漠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是太阳和正义之神的旨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的旨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的旨意。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

3、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并未称是神意,相反,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这表明罗马法A.否定宗教和神学B.重实际而不尚理论C.体现了自然法精神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相比较而言,材料反映的罗马法的制定不是根据神的旨意而是根据罗马社会当时的需要制定的,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

4、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目提供了西汉、唐朝和明清三个时期政府在商业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存在一个动态变化,即:在严格控制商业活动的同时政策逐渐放宽。那么,在各个选项中,能够反映历史动态变化、政府控制和政策放宽两方面特征的,只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商业的发展·专卖制度

5、4.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宋代,契嵩指出“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由此可知A.傅奕主张三教合流B.傅奕反对儒学正统C.契嵩主张三教合流D.契嵩反对儒学正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傅奕批判佛教,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傅奕批判佛教,不能得出反对儒学正统,故B项错误;从“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可知契嵩主张三教缺一不可,故C项正确;反对儒学正统与“方天下不可无儒”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5.钱穆在《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A.三公九卿制B.行省制C.科举制D.内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从“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故选C。A、B、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材料含义。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

7、·科举制6.(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A.君主专制加强B.宗法制发展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D.中央集权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唐朝开元年间以来,朝廷要求诸王“皆居京师”,支庶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于外”“守郡掌兵,为国宣力”,从而加强对宗室诸王的控制,防止其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序号填涂到答题卡。1.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信息

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审判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其程序是公平的,但仍会出现处死无辜的人和释放有罪的人的现象,这说明雅典民主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故C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的是部分现象,不能说明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故A项错误;BD项不符合史实,辩论对于民主是必要的,题干只是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并非反对民主,赞同君主专制,故BD项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2.《汉漠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是太阳和正义之神的旨意,《摩奴法典》被称为摩奴神的旨意,《古兰经》被称为真主的旨意。而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

3、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并未称是神意,相反,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这表明罗马法A.否定宗教和神学B.重实际而不尚理论C.体现了自然法精神D.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其中还有调整宗教关系的条文”。相比较而言,材料反映的罗马法的制定不是根据神的旨意而是根据罗马社会当时的需要制定的,故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

4、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目提供了西汉、唐朝和明清三个时期政府在商业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存在一个动态变化,即:在严格控制商业活动的同时政策逐渐放宽。那么,在各个选项中,能够反映历史动态变化、政府控制和政策放宽两方面特征的,只有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古代商业的发展·专卖制度

5、4.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宋代,契嵩指出“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由此可知A.傅奕主张三教合流B.傅奕反对儒学正统C.契嵩主张三教合流D.契嵩反对儒学正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傅奕批判佛教,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傅奕批判佛教,不能得出反对儒学正统,故B项错误;从“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可知契嵩主张三教缺一不可,故C项正确;反对儒学正统与“方天下不可无儒”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5.钱穆在《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道:“(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根本问题之所在。”下列制度符合钱穆所讲范畴的是A.三公九卿制B.行省制C.科举制D.内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理解历史结论的能力。“从“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故选C。A、B、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材料含义。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

7、·科举制6.(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A.君主专制加强B.宗法制发展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D.中央集权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唐朝开元年间以来,朝廷要求诸王“皆居京师”,支庶参加科举考试,“出仕于外”“守郡掌兵,为国宣力”,从而加强对宗室诸王的控制,防止其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