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第2课时学案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学案湘教版必修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那么,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呢?外力作用又是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呢?1.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3.说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能够识别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4.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一、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1.外力作用(1)表现形式:风化、① 、搬运、② 、固结成岩作用。 (2)
2、形成地貌:侵蚀地形、堆积地形。2.流水作用(1)侵蚀作用:冲刷坡面,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2)沉积作用:冲积扇、③ 、河口三角洲。 3.风力作用(1)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城堡。(2)④ :沙丘、⑤ 。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明显的。2.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1)合理措施:修筑⑥ ;填海⑦ ;建造⑧ ;植树⑨ 。 (2)不合理措施:过度⑩ ;不合理 ;破坏 。 【答案】 ①侵蚀 ②堆积 ③冲积平原 ④沉积作用 ⑤黄土高原 ⑥梯田 ⑦造陆 ⑧水库 ⑨造林 ⑩放牧 用水
3、植被1.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形式是孤立存在的吗?【提示】 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它们之间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岩石风化易被侵蚀,而侵蚀作用又为新裸露在地表的岩石接受风化提供了条件。有了风化、侵蚀的产物才有被风、流水、冰川等动力进行搬运沉积的可能,而固结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又为风化、侵蚀提供了条件。2.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是一回事吗?【提示】 不是一回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则指风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风化作用中对岩石产生破坏的是相对静态的物质(温度、水、生物等)
4、,而风力作用中风是动态的。 图Ⅰ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Ⅱ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据此回答1~2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图Ⅰ中的( )。A.甲B.乙C.丙D.丁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构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变
5、质岩、甲为沉积岩。第2题,该景观的形成过程是先经过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再经地壳运动,使岩石露出地表,然后经外力作用形成。【答案】 1.B 2.A3.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xx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图)。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解析】 形似“金钱豹”的岩石只能在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说明其位于海洋中,故导致“豹头”的掉落应为海浪侵蚀作用。【答案】 B4.图中河床剖面呈“V”型的河段是( )。A
6、.aB.bC.cD.d【解析】 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答案】 A探究一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互动探究] 读常见的侵蚀与堆积地貌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以上不同地貌形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形成的主导性外力作用。(2)喀斯特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有哪些?[提示:CaCO3+CO2+H2OCa(HCO3)2](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答案】 (1)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如图中的风蚀蘑菇、沙丘。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如图中的溶洞、冲
7、积扇、黄土高原地貌、河口三角洲。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如图中的冰蚀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如图中的海蚀地貌。(2)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为喀斯特地貌。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