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ID:45097941

大小:1.5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11-09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1页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2页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3页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4页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新课10、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内容解析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

2、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

3、,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

4、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正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当时中国的情况以及革命事业的发展情况。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

5、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1、认识下列词语。含糊()hánhú僻静()pìjìnɡ粗暴()魔鬼()cūbàomóɡuǐ拘留()jūliú巩固练习2、理解字词。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军阀: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一拥而入:严肃而厉害。严峻: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会意: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沉着:教材练习答案1、被捕前:焚烧文件被捕时:拿着手枪,却没有反抗法庭上:维护家人,被害后:报纸的报道。印象最深: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

6、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2、能够体会到父亲为革命事业而作出的努力,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家人。3、前后呼应。这样写更能深刻的表明作者对父亲的被害是多么的痛心以及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