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透镜-导学案

5.1透镜-导学案

ID:45094881

大小:221.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9

5.1透镜-导学案_第1页
5.1透镜-导学案_第2页
5.1透镜-导学案_第3页
5.1透镜-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5.1透镜-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导学案§5.1透镜【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定义;了解它们对光线的作用。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会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4.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学习重难点】重点:会区分和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难点:会简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导入新课】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_______。【合作探究】1.透镜的分类:按其形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的透镜,图1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____。(2)凹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

2、的透镜,图1中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____。图1(3)一般透镜的两个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_____的一部分,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_______。如图2甲中半径r<

3、的直线主光轴上光通过该点的方向不变的点两侧各一个虚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两个焦距相等,用f表示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活动:课本P91图5.1.4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示实验:根据演示实验P92现象大致完成以下光路:图3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_________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________透镜。思考: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你是否又多了一种区分透镜的方法?4.焦点和焦距凸透镜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

4、主光轴上的一点(图4),又叫实焦点。焦距(f):实焦点和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是焦距,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实验得出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F1OF2ffF1F2ff图4凹透镜焦点(F):与凹透镜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后将会发散,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交于主轴上的F点,由于这一交点F不是光线实际会聚的点,因此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焦距(f):虚焦点和凹透镜光心的距离,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第4页共4页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fffFF图55.透镜的几条特殊光线FFFFFFOOO图6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________

5、_;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__________________。FFOOOFFFF图7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测量透镜的焦距(P92想想做做)平行光聚焦法:根据凸透镜特性,让平行光(如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光屏,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

6、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及时练习】知识点1:透镜对光的作用1、(作图题)请在下图(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2、(作图题)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过一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如图上所示,请在图中光线偏折处填上适当的透镜。3、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A.只有bB.只有a、c、d、eC.只有a、b、cD.a、b、c、d、e均可4、(多选题)和图所示是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第4页共4页第五章透镜及其应

7、用5、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位置.例如就是应用这种镜的一种仪器。6、在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户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隔一定距离的光屏,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户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户的那个光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