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082380
大小:10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政治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政治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化是软实力,但要由硬实力来支撑。这启示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①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②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物质力量③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防范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
2、,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这表明①激发市场活力企业家才有用武之地②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促进社会发展③不同时期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不同④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4.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通过乡愁,我们可以感悟到①积淀在民族心灵深处的情愫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②留存于民族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③一定精神文化的感受总要通过一定的意象和载体来表达④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呼唤为传统文化提供
3、正确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全球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如果全世界都是汉堡包,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要重视各国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③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繁荣④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融入经济全球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岸领导人能够跨越66年实现这次世纪握手的文化原因在于
4、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②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的各个方面③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志愿者精神只是一种互动、不求回报的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青年志愿者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表明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②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
5、③志愿者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④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近几年来,各地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倡导计划生育新风,倡导简约和谐的绿色消费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形成了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④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6、D.①③④10.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一个“孝”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并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从中国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这说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应该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④以诚实守信为重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在主题为“滋养地球,生命能源”的xx年米兰世博会上,浓浓的中国
7、风收到了来宾们的青睐。中国风串联起不同的文明,彰显卓人类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期盼,世博会因此而具有别样风采。这说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各民族文化存在于世界文化中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2.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的生态保护红线、排污许可、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环保制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使整个社会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环境保护法》还进一步优化了保护“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
8、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说明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