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057963
大小:1.9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8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综合测评2 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综合测评2人民版选修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材料二 他(亚里士多德)的卓越贡献主要是开创了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试图找到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秩序。——[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9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提炼、概括历史信息能力。可以从教授的典籍、道德和科学范畴等方面加
2、以概括。第(2)问地位可以从精神觉醒、科学兴起、社会发展等方面加以归纳。【答案】 (1)孔子以六经和六艺(或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既讲授伦理学和人生哲学(或人文科学),又教授科学知识(或自然科学),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结合。(2)成为西方人文主义之源;西方先于东方产生近代自然科学;推动西方社会的发展。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同世界,关键就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弘扬和推行仁政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
3、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因此,孔子主张要自觉修行德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善”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材料二 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他说:“见而识之”,就是要多见,并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感性事物,人们就可以重新回忆起被遗忘
4、的知识。——以上材料均摘自《论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异同》(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相同点。根据材料二说明孔子与柏拉图学习观的不同。(7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他们观点的认识。(8分)【解析】 第(1)问的相同点在材料一中可直接归纳出道德教育;学习观的不同把握“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即可。第(2)问的认识注意把握孔子是教师主导、而柏拉图则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即可。【答案】 (1)认为道德教育是
5、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认为学习应从外界获取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外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2)孔子强调从外界获得知识,容易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但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柏拉图的内在的回忆说,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容易导致知识的零散和不系统,两者取长补短为最佳教学方法。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道之以政,
6、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论语》材料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根据材料一
7、、二,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7分)(2)根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8分)【解析】 第(1)问要紧扣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如结合材料“……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归纳回答孔子主张。联系儒学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地位及变化回答影响。第(2)问结合材料回答。“城邦以正义为原则。……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
8、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