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044493
大小:426.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08
《2019-2020年中考试(第五次学分认定)历史(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中考试(第五次学分认定)历史(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请务必将班级、姓名和考试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第Ⅰ卷(必做共45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30小题。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
2、应的排列组合应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3.对于人性的看法,先秦某位思想家认为“古者圣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
3、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这位思想家是A.孟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4.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D.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5.西晋文学家傅咸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A.大大
4、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B.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C.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D.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促进军事武器进步的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6.宋朝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应试的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却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A.山水景物B.真实情景C.情趣意境D.人物形象7
5、.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题材广泛,有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文人逸事剧等,唯独没有宗教剧。由此可见A.元代的宗教不受人重视B.关汉卿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C.元代世俗文学发展迅速D.元代文人对国家政事不关心8.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中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B.“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D.“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9.明永乐九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
6、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明代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民众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C.中央集权制全面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10.某书法家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是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11.明代的《农政全书》既总结了历代科技经验
7、,又汲取了西方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本草纲目》则按无机界、植物界、动物界三个层面,“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这表明明代科学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12.下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是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或沿山路前往,并绘山石树木等。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众多,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A.明代的绘画艺术B.明代书院讲学之风C.春秋时期私学
8、的兴起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13.中国古代戏剧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所谓的“洞房花烛”模式,“金榜题名”模式和“衣锦还乡”模式,体现了一种“大团圆”主义。此种戏剧模式A.反映了人民的理想追求B.说明科举制度得到了大发展C.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冲破了宋明理学对思想的束缚14.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