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海燕》

试讲《海燕》

ID:45013302

大小:28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07

试讲《海燕》_第1页
试讲《海燕》_第2页
试讲《海燕》_第3页
试讲《海燕》_第4页
试讲《海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讲《海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燕高尔基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又名“海燕之歌”,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文章体裁《海燕》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兼具散文和诗文的某些特点。从文章的结构形式上看,它是散文的外观,并不要求像诗歌那样有严格的分行和押韵。但从本质上讲,散文诗仍然属于诗,因为它具有诗的意境和诗的内在节奏感和音乐美。所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重音、节奏,还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听录音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把握生字词的读音及文章的语调。思考:文中所描写的是()的海燕。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小组交流,说明喜欢的原因。(提示:可以用“我最喜欢的是,因为”的句式)再读课文品味赏析思考:根据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以将本文分为几个层次?再读课文品味赏析创作背景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那时正是俄国大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革

3、命运动的残暴罪行并亲身感受到了革命运动的磅礴气势。于是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他的亲身感受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象征手法象征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象征与比喻相同:比喻的本体与喻体,象征的本体和象征体之间都有相似点。区别: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意义都较简单,而象征的本体虽简单,但象征体有着“很大的思想内容”;比喻只用在一两个句子中,而象征的含义包含全篇文章。毫无疑问,本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也给我们带来了思想启迪,因为在每个人的生

4、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比如学习上的小困难,同学交往中的小挫折等等,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提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面前你是怎么做的呢?)拓展延伸《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用海燕来象征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乐观的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革命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号召人们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我们今天学习这一课时仍然觉得它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从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示,那就是要像海燕一样勇

5、敢地面对困难,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困难作斗争,这样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归纳小结背诵《海燕》全文。课后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