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诗偈史A

中国禅宗诗偈史A

ID:44992467

大小:1.87 MB

页数:190页

时间:2019-11-06

中国禅宗诗偈史A_第1页
中国禅宗诗偈史A_第2页
中国禅宗诗偈史A_第3页
中国禅宗诗偈史A_第4页
中国禅宗诗偈史A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禅宗诗偈史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禅宗诗偈史张子开参考文献1、項楚、張子開等:唐代白話詩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北京:學習出版社,20072、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3、項楚:寒山詩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写法:1、人物图片:佛光+大百科……2、山峰、寺院、遗址图片:网上3、影視《宗教·道教文化與藝術》系列壓縮DVD中的“成佛之路”。(英語發音、中文字幕)第一章初盛唐的禪宗白話詩第一節中國禪宗正式確立之前楞伽師們的禪詩在正式論述唐代禪宗白話詩之前,有必要先弄清楚一些概念之間的關聯區別,明晰中國禪宗白話詩的根苗。一、禪、定和禪宗,禪詩與禪宗白話詩衆所周知,梵文dhyān

2、a、巴利文jhāna最初音譯爲“禪那”,後多略譯“禪”。在不同的語境下,可以分別意譯爲漢文的“靜慮”、“思惟修”、“棄惡”、“功德叢林”等。《大乘起信論裂綱疏》卷五:“禪那,此翻靜慮,亦翻思惟修。”《大乘起信論廣釋》卷五:“禪名靜慮,能於真境心不動故。”《大樓炭經》卷四:我用何等因緣,得來生此?即自說:我用三事實得生此。何等爲三?一者佈施,二者持戒,三者棄惡。是爲三。《因明正理門論本》卷一:“如說叢林皆有思慮、有睡眠故。”禪的基本意思是冥想,即心注一境、正審思慮。修禪的主要姿勢之一爲坐,即結跏趺坐,故又有所謂“禪坐”、“坐禪”之辭。其實,早在佛教創立之前,印度的一些“外道

3、”就有“四禪”、“四無色定”,吠陀經典如《奧義書》(Upanisad)中也有“瑜伽”(Yoga)法。釋迦牟尼在吸收這些知識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禪法,並將之作爲佛教最基本的修持方法之一。在佛教的發展過程中,禪法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定,謂心專注而不散亂的精神狀態。原本亦是印度傳統信仰文化中的一種修習方法,後爲佛教所吸納和改造,以之作爲修持的心理條件。佛教大小乘的定,種類繁多,大而言之,可以分爲與生俱來的“生定”、專用於佛教修持的“修定”兩種。《解脫道論》卷二:“復次定有三種,謂共喜生定,共樂生定,共捨生定。”《成實論》卷十二《四修定品》:“又修定爲三種利,一爲現樂,二

4、爲知見,三爲斷結。”“修定”則主要是二無心定和八有心定,大略包括:(1)samāhita,音譯爲“三摩哂多”,意譯“等引”,指通於有心、無心的定;(2)samādhi,音譯爲“三摩地”、“三昧”,意譯“等持”,祇限於有心定;(3)samāpatti,音譯“本摩缽底”,意譯“等至”,亦通於有心、無心;(4)dhyāna,就是前面所說的“禪那”,通於有心、無心,但祇限於色界定;(5)cittaikāgratā,音譯爲“質多翳迦阿羯羅多”,謂心一境性;(6)samatha,音譯“奢摩他”,意譯“止”,限於有心的淨定;(7)現法樂住,爲四靜慮的根本。可見,定的範圍比禪要寬泛得多,

5、dhyāna(“禪那”)不過是定的一種而已。中國佛教所謂的定,多指samādhi,範圍已然大大縮小。雖然“禪”、“定”之間其實是包容的關係,中國佛教卻往往將它們並稱爲“禪定”。大致而言,中國佛教史上所謂的“禪定”,有時祇具“禪”的內涵,有時則偏於指“定”:或者謂上述之人人都具有的“生定”;或者謂後世修習的之“修定”,即戒、定、慧三學之定。“禪定”也稱“坐禪”、“禪觀”。衆所周知,禪宗祇是禪漫長發展史上的一箇特定階段而已。中國禪宗心目中的“禪”、“定”或者“禪定”、“禪觀”,自然也繼承了印度佛教中靜坐凝心、專注觀境之苦行原義。如,敦煌寫本斯2583vd、6958、伯2058

6、c《南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觀門》卷一:問曰:“何名禪定?”答曰:“禪爲亂心不起。無動無念爲禪定。端心止念,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湛然不動,名之爲禪定。”……問曰:“何名禪定?”答曰:“禪定者梵音,此名功德聚林。三界諸佛皆說禪坐,故名功德聚林。”……“禪定者,西域梵音,唐言靜慮。覺心寂靜,行時、住時、坐時、臥時,皆悉寂靜,無有散動,故名寂靜。”在這裏,對“禪定”闡釋其實完全等同於“禪”。需要注意的是,禪宗所謂的“禪”、“定”或者“禪定”也帶有鮮明的特點,體現出自己宗派的教義,即其重心轉爲“見性”。同樣是《南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觀門》卷一:“何名爲禪觀?”答曰:“心神澄淨,名之爲禪

7、;照理分明,名之爲觀。禪、觀自達,無有錯謬,故名禪觀。”……“心神澄淨,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湛然不動,名之爲禪。”所以,禪宗對“禪”、“定”或者“禪定”、“禪觀”的界定,是隨著語境而時有變化的。讓我們再以唐圭峰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爲例:禪是天竺之語,具云禪那。中華翻爲思惟修,亦名靜慮。皆定慧之通稱也。源者,是一切衆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稱爲禪那。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將“禪那”解作定慧,混淆了禪與定、定與慧的區別。不但如此,他還將自古以來的所有禪,區分爲五種:又真性則不垢不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