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941738
大小:20.87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05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韩非子《献媚取宠》原文、译文、注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韩非子《献媚取宠》原文、译文、注释、赏析《献媚取宠》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晋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之,恭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者也,以求容于我者,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作者简介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
2、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
3、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原文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wèi)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公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译文 晋中行文子外出逃亡,经过一个县,随从说:“这里的乡官,是您的故交,您何不去找他投宿?还能等着您后边的车赶来
4、。”晋文子说:“我曾经喜欢音乐,这人送给我一把好琴;我喜欢玉佩,这人送给我好的玉环。他是在纵容我的过失,以求能被我接纳,我担心现在他要把我抓去送给他的新国君,以求被新主人接纳了。”于是离开了。那个乡官果然截获了晋文子后面的两辆车献给了新国君。 句子翻译 (1)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译文:您为什么不停下来住一夜?并且等候后面的车辆。 (2)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译文:我爱好佩带装饰物,这人就送给我玉环。 (3)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译文:我恐怕他拿我向他人取宠。(或,我恐怕他用我作为资本,向他人献媚取宠
5、) (4)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译文:果然,啬夫扣留下文子后面的两辆车,献给他的新主人。 (5)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经过了一座县城。 字词解释 啬夫:乡官 故人:老朋友 待:等候 容:容悦,欢心 振:激发,助长 收:扣留 过:路过 县邑:即县城 亡:逃亡 遗:赠送 去:离开 果:果然 好:喜欢 奚不休舍:为何不在啬夫家里休息 休:休息 于:经过 启发 做人一定要认清本质
6、,不能因为他人的一时献媚而放松警惕,否则会失足成千古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