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咸阳百灵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将答案写在题后的表格中)1.“仁”字出现于《尚书》,春秋时使用率较高并由孔子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他认为( )①仁的基本含义为“爱人” ②爱无等差,消除亲疏之别 ③“忠恕”是实现仁的路径 ④“势、术”是成仁的依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3.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
2、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4.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战国
3、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6.《史记》记载,汉景帝时,太后“好黄老之言,不说(悦)儒术”,景帝“读黄帝、老子,尊其术”。但武帝即位后,便罢百家、尊儒术。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汉朝国力的强大 B.汉武帝的个人爱好C.太后景帝的去世 D.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学7.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
4、”思想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8.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君主专制的减弱C.儒学地位的提高 D.世家大族的出现9.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
5、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10.汉武帝即位初年,专治《公羊春秋》的董仲舒应召对策汉武帝,得其赏识。他建议汉武帝“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得到赞许和实行。这在本质上表明( )A.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帝王的好恶紧密相关B.儒学进取有为的特征适合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人品性C.汉初历来的政治制度将发生根本性转变D.汉初以来的黄老思想已渐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1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
6、是(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③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一个人看见小孩子掉进井里,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者这种侧隐之心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强调( )A.格物致知 B.内心反省 C.心外无物 D.天人感应13.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
7、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14.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描写崔莺莺遇到张生时回头偷看一眼。而明末金圣叹改编《西厢记》时,便删掉了崔莺莺这一动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王实甫未受儒家思想影响B.明代理学居于统治地位C.明代男尊女卑思想严重D.王实甫倡导个性解放15.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意识形
8、态不再有向心力,一些士人崇尚一种被后人称为“魏晋风流”的人生范式,他们“非汤武而薄周孔”,一味放任性情,自由自在。这说明当时( )A.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B.文化观念的多元化C.道家思想占据主流 D.儒释道三教已合一16.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