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

ID:44893324

大小:84.1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1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_第1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_第2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_第3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_第4页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山居秋暝 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居秋暝导入:师:对王维大家了解多少呢?生1:了解师:了解什么呢?生1:他是字摩诘,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生2:与孟浩然齐名称生1:对,与孟浩然齐名人称“王孟”,师:嗯,好。还有吗?生1:他是原山西太原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祁县人生3:他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师:嗯,对。大家回答得差不多了,老师再补充一点,就是王维人称“诗佛”。   读他的诗,往往给人一种超尘脱俗、清新秀雅的感觉。总是描绘出一派恬美,幽静的山水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成就最高的一首《山居秋暝》。听读感知:师:首先我们来听一下录

2、音,一边听呢一边感受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有诗中的意象,并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播放录音)师:好了,听完之后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按照PPT上划分的节奏(生齐读)师:好了,读得非常好。思考并回答问题:师:读完之后呢,我们就来思考一个问题:诗题《山居秋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生1:他是在山里写的生2:时间、地点师:对,时间是什么时候?生:秋天师:那是什么季节生:秋季师:时间是傍晚,对吧。季节才是秋季。诗题点明了具体时间是在傍晚,“山居”点明了地点,就是在山村里,描绘的是山村的生活图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

3、遍,这回请同学单独起来朗读,然后他读的同时,同学们就把诗中的意象找出来,并想象一下诗人描绘的画面,就是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图景。吴霜同学,请你给大家范读一下(生读)师:读得非常好,坐下。首联诗人给我介绍了整幅图的一个基调,那么应该用陈述的语气来朗读;颔联和颈联应该用轻快缓和的语气;尾联诗人表明自己的志向,语气稍微加重一点。那么读完之后同学们可以把这首诗的意象找出来吗?第一句“空山新雨后”有哪些意象?生:空山、新雨师:山、雨生:明月、松间师:月、松,还有呢?生:泉、石师:泉、石,还有呢?生:竹、浣女师:竹

4、,浣女不是(意象)啊,生:莲、舟师:莲,还有舟。找到这些意象之后,同学们就想象一下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什么图?生1:山里面的傍晚图师:空山新雨图?生2:空山秋雨图师:嗯,好,第一幅是空山秋雨图,对,回答得非常好!那第二幅呢?(一边板书)生:明月松间图师:明月松间(图),第三幅呢?生:清泉石上图师:还有呢?生:竹林深深图师:还有吗?生:莲动渔舟图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同学们找到这些画面,想象出这些画面之后,就来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对这些画面的描绘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作者描绘这些景物这些图画,是要想表达什么?生1:淳朴安

5、静的生活……生2:……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好吗,张婵。生:目的是表达诗人想要过那种安静淳朴的生活,远离官场的黑暗,(表达诗人)对归隐自由的渴望。师:嗯,那你知道这些是从哪句诗得到的呢?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师:额,非常好!请坐。诗人描绘这些画面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面衬托出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的渴望。“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可得。那么既然山中“春芳”将尽,是什么吸引诗人留在“山”中呢?生1:空气生2:山中的美好的景色,以及空气清新师:对,清新的空气生:自由

6、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师:对,就是隐居的生活,远离官场。总的就是山中清新的空气、清幽的美景还有自由自在的生活。这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映了本诗主题,就是诗人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志向。那么“王孙自可留”这句用了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出自什么地方呢?生:《楚辞》师:《楚辞》,完整的是叫什么?生:《楚辞招隐士》师:好,对。那那句原文是怎么说的?生:……师:“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对吧。好了,大家注意一下这个题目,“招隐士”,这个王孙指作者自己,楚辞中讲山中太冷清了,还是出来作官吧!王维反其

7、道而用之,说还是不要作官好。因此前面的写景是为了什么啊?生:铺垫师:对,铺垫,为后文做铺垫,那是为了说明什么?生:山中景色好,适合隐居师:对,这首诗我们就读懂了对吧!生:对师:是不是很简单啊?生:是师: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  批注:整个课流程清晰,问题衔接得好,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与学生互动多。但没有深入感知作者是怎么样来描绘这些意象的,这些画面又给学生怎样的感受,没有充分结合字词揣摩,缺少咬文嚼字。  我的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问题链来衔接和贯彻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逐步感受到诗歌的

8、魅力,想象到诗歌的画面,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体味到诗歌内在的意蕴。但是我问题设置得不够细,不够精,整堂课下来给学生的感觉很空泛,就是缺少具体细致的对诗歌画面的感受,脱离了文本本身谈感受这是最大的缺陷。下面我对这个缺陷做一个填补。  在学生找出意象之后,想象出一幅幅画面的时候,具体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意象的,而这些画面又给学生怎样的感受。(以下问题答案皆为课堂预设标准)  (从学生读完后)  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