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77402
大小:25.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1
《在五化上求突破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五化"上求突破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李庭姜堰市始终坚持以现代理念发展引领农业发展,以现代科技提升农业水平,自2011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市以来,坚持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来抓,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定期公布指标的完成进度,努力实现各镇和各项指标的均衡发展。一、在高效农业规模化上求突破规模是市场和效益的保证,高效农业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就会形成良性循环,迈上发展的快车道。一是持之以恒做大园区。把各级各类园区作为扩规模的主阵地,市级板块上,在推动农溱线、沈马线、溱湖大道从“线状”向“条状、块状”扩展
2、的同时,精心打造核心区,加快建设省级河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镇级园区上,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布局合理化、项目集聚化、产业特色化、技术现代化的要求,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避免大众化竞争,力争年内每镇都能建成千亩示范园;村级基地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现有种养大户的示范效应,带动群众跟风发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率,力争实现家家有大棚,村村有基地。二是一以贯之扩大设施。把设施农业作为扩规模的主抓手,加快连片集中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奖补门槛,主推钢架大棚、日光温室、滴水灌溉等先进设施,引导设施农业向集聚化、高档化发展。三是
3、坚持不懈招大项目。把引进建设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扩规模的主动力,在广招项目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项目的规模和质量,突出招引一批外资项目、生态环保项目、联农富农项目,今年力争招引“三资”农业项目110个以上。二、在农业经营产业化上求突破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生产向经营农业的跨越。一是“农业”变“龙业”,把分散性农业连成产业化大“龙业”。高起点谋划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培育壮大一批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在培育方向上,重点培植集种养殖、加工、贩运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重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发展途
4、径上,一方面扶持原有企业,促其壮大成长,另一方面突出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大企业,确保今年新增泰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同时进一步健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真正发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效应。二是“附业”变“富业”,把依附性农业做成增收大“富业”。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业,促进由简单包装向深加工转变,不断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特别是充分利用华侨城和湿地公园的辐射效应,发展一批休闲农庄、观光农业,推动一
5、产和三产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区域性综合批发市场、乡镇特色市场和村级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等市场流通主体,既在产品上求增值,又在流通上求增值;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年内新增“三品”30个以上。三、在农业生产科技化上求突破今年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号文件不约而同的把聚焦点放到农业科技创新上,我们将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把科技进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出路。一是强化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加快培养农业生产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深入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程,通
6、过科技讲坛、田间课堂、农民学校等形式“授人以渔”,全年确保培训职业农民2万人,力争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强化科技为农服务。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科技人员挂钩服务等活动,创新农业服务方式,让基层农技员、农业专家进村入户,将技术和品种送到农民手里,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吃“定心丸”,种“放心田”。三是强化农业信息化运用。充分利用“农业110”、“12316”三农热线以及手机短信平台,提升信息服务能力,认真组织实施全省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在建成泰州市首家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的基础上
7、,加快传感、通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全市规模基地的应用步伐,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确农业,今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确保达到62.8%以上。四、在农民增收长效化上求突破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难点问题,在农业现代化21项指标中占比最大。今年我们将致力三个提升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提升就业的含金量。着力提高农民自主创业就业的能力,按照产业发展所需、企业用工所缺、群众就业所急的要求,突出抓好新生代农民工、农村能人、低收入农户的培训,让这些人尽快成为创业就业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着力改善农民就业创业的环境,落实农民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
8、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返乡创业,适时组织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等各项活动。二是提升合作的富民度。大力组建合作组织,建立健全指导服务体系,为合作组织发展提供政策扶持、业务辅导、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今年新增“三大合作”组织100家以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