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ID:44869059

大小: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31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1页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2页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3页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4页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学科运用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及反思松江一中周钢摘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策略有很多,学案是较理想的选择之一。数学学科中课前通过利用学案引导学生预习、课堂中通过基于学案反馈问题,组织教学、课后注通过关注差异,尊重个性的分层训练等策略,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学案教学中,设计学案、处理好学案与教案的关系以及体现教师个人教学特色都值得注意。关键词:学案有效性策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利用各种载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自主创新的

2、时间、空间和机会,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案是一个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很好载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达成积极的情意态度而编制的学习方案。通过学案,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有如下表现。一、利用学案,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提高预习的有效

3、性。在以往教学中,笔者经常要求学生作课前的预习,但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主动预习的意识不强,预习的效果不理想;(2)预习目的不明确,比较随意和盲目;(3)缺乏毅力,不能坚持,需要督促。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讲授《等差数列》时提前下发学案,要求学生依据学案进行预习,进行了如下尝试:《等差数列》学案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解决知道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2、通过有关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知识的问题运算,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4、力.3、通过积极参与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学习重点与难点】1、等差数列和等差中项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学习导航】一、阅读课本第10页~第11页,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等差数列定义中去掉“同一个常数”中的“同一”,可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怎样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判断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什么是等差中项?等差中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什么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如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典型例题……学生通过浏览学案前面部分,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点、难点,知道这节课将要学习什么,大致有哪些内容,预习起来就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然后根据学案中的【学习导航】完成学案中设计的问题:通过阅读教材完成第一层面的问题——知识性问题: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如何表示;什么是等差中项等。第一层面问题主要涉及教材中的概念、法则、定理

7、、性质、公式等,学生看过教材后就能完成。通过思考完成第二层面问题——理解性问题:在等差数列定义中去掉“同一个常数”中的“同一”可以吗;怎样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如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第二层面问题涉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需要学生根据教材进一步领会定义、定理、性质等内容的真正含义。通过解答完成第三层面问题——应用性问题: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一般由课本例题与教师补充例题组成,需要学生能灵活应用课本上知识来解决问题。利用学案预习,学生预习的目的性和主动预习的意识得到增强,同时由于教师可以将学案收起来检

8、查,这样就会督促学生做好预习,避免学生半途而废。为了更好地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利用学案预习起始阶段需要加强预习方法与习惯的指导。例如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于重要的知识点,用红笔划出;多多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思考定理的条件及推导过程;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在课本或学案上注明,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上课的注意力会提高,效果也会更好。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学生的逐渐内化,教师对学生预习方面的要求就变成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阅读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就在不知不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