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44606
大小:15.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30
《在视察全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时的讲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视察全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时的讲话在视察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10月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组织对全市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这次视察既是贯彻年初监督工作计划,更是贯彻省委市委有关高等教育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一天下来,我们视察了文理学院、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学与艺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和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实地感受了高等教育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成果。刚才,市教育局姚国海书记作了情况汇报;各位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丁晓燕副主任作了一个很好的主审议意
2、见,我完全赞同。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切实抓好落实。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高等教育克服起步晚、基础弱等不利条件,逐渐发展到今天拥有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近10万的规模和体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近几年在办好文理学院等原有几所大学的基础上,柯桥、上虞、诸暨等地大力扶持,引进创办了几所有规模、有档次的高校(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科学与艺术学院);以越秀外国语学院为引领的民办高校也快速发展,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
3、看到,尽管我市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综合性大学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距离。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在绍高校进一步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重大跨越。下面,就进一步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我谈三点意见:1.把握“三大机遇”,切实增强办好高等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所高水平大学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名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地方过去总体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对绍兴来说,既要认清差距,不断增强办好高等教育的紧
4、迫感;更要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办好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当前,我们要把握好“三大机遇”:一是牢牢把握省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新机遇。在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省委提出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将以超常规思路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其中高起点筹划建设的西湖大学,就是一项重大成果。我们也要抢抓这个战略机遇,积极向省里争取政策支持和高校资源倾斜,借力发展我市高等教育。二是牢牢把握杭甬一体化、同城化的新机遇。当前,省委省政府正在聚焦大湾区建设,推进杭州宁波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绍兴位于杭甬之间,是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精准定位,主动融入湾区高等教育
5、事业布局,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谋划。三是牢牢把握绍兴大发展的新机遇。当前绍兴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作出了念好“两业经”,唱好“双城计”,打造“活力城”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上周末隆重召开的绍兴发展大会,凝聚了海内外绍兴人的智慧和力量,吹响了“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的号角,我们的发展信心比任何时候都要足,我们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强,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心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在绍高校一定要抓住绍兴大发展的机遇,积极融入服务地方发展,实现学校的大跨越。2.做好“三篇文章”,不断提升绍兴高校的内涵、质量和综合实力。办好
6、高等教育,无非要做好“建设好学校、培养好学生、服务好地方”这“三篇文章”。所谓“建设好学校”,就是要把在绍高校做优做强。坚持质量强校,把工作重心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改变“小而全”的办学思路,各高校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条件,全力培育重点特色学科和重点特色专业,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内“985”“211”高等院校或境外一流大学合作办学,提升师资水平和研究水平,推动学校实力跨越式增长。当前,特别是要全力支持绍兴文理学院更名绍兴大学,努力建成与绍兴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
7、大学。前段时间,市委已经进行了专门部署。所谓“培养好学生”,就是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同时,也要加强绍兴悠久历史文化、良好区位优势、发达民营经济、优厚人才条件等方面的市情教育,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绍兴、扎根绍兴
8、、创业绍兴、发展绍兴。所谓“服务好地方”,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对地方发展的支持支撑作用。首先,高校要成为地方发展的“创新源”,着眼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施科技攻关,全力推动念好“两业经”。其次,高校要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