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841664
大小:815.7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30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17周周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17周周测试题范围:必修二经济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2.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从中可
2、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3.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5.中央
3、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6.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A.重视商业的作用B.提倡重农抑商C.重视农业的作用D.提倡农商并重7.光绪年间的《嘉善志•风俗类》记载:“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染
4、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这反映出当地A.思想观念完全西化B.服饰等级之别消失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传统习俗受到冲击8.办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9.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
5、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材料说明开平煤矿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D.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特征10.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国民政府为转移工业经济的重心实施工业大撒退,致使迁入内地的民营厂矿有639家,国民政府的兵工厂18家,重庆由此建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中国实业史上“工业撤退”的主要作用是()A.打破日军对沿海地区的资源掠夺B.—定程度上调整了中国工业结构布局C.保存了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D.西部经济依“战争之手”得到了发展11.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
6、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12.上海某企业因为天气很热,为了不影响生产决定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但需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该例子反映了A.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C.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效率低D.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13.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
7、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理论上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B.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C.广大农民由不理解到积极拥护 D.在全国农村同步开始14.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