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

ID:44838087

大小:295.41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30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_第1页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_第2页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_第3页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_第4页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文档关于漳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一、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

2、。二、正文2.1研究背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大全实用文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

3、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

4、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3活动准备阶段我在国庆回家前联系好家乡的5个在不同院校学习的同学一同加入

5、关于我的家乡——漳州漳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成员调研任务大全实用文档一组查看地图或利用网络进行初步确定所需考察非物质遗产的村庄二组设计将想村民提的问题(调查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及意见),为采访做准备。三组准备活动开展所需的一些零碎资料。经过查阅,我们总结出漳州漳浦有漳浦剪纸(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妈祖信俗(省级非遗)、竹马戏(市级)、漳浦大车鼓(市级)、漳州龙舟赛(市级)、漳州辇艺(市级)。一共是1个国家级,一个省级,4个市级。我们于10月2号至10月4号进行调查。四、活动实施阶段及结果整合4.1.1调查时间:10月2号早上8:00开始4.1.2调查对象:漳浦剪纸4.1.3调

6、查目的:清楚漳浦剪纸的保护和发展概况4.1.4调查内容:了解漳浦剪纸的发展、如今状况还有传承人等4.1.5调查方法:以向村民口头采访,做记录的形式。4.1.6调查结果如下:(以下内容包含调查结果和检索资料)u分布:漳浦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享誉中外,它分布在在沿海地区,主要是前亭半岛,六鳌半岛和古雷半岛。u艺术形式:剪纸作为民间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对老百姓来说,日常节俗喜庆,红白事,生产生活,都是他们耳熟能详、愿意表达的事情。大全实用文档u发展时期划分:民国初(1912)至五十年代中期——传统的延续;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剪纸风格由传统图案向写实方面转变

7、。这时期由于政府的重视,一批专业绘画工作者的参与,漳浦剪纸有了和传统技法不同的新的改变;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承前启后的时期,漳浦剪纸由民俗活动的辅助装饰品,逐步向反映现代生活的艺术品转化。这个时期的艺人都是在五六十年代,漳浦文化部门为了弘扬民间文化,通过一些老艺人持教,办剪纸培训班,所培养而成的新一代剪纸人。九十年代至今——在变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长久的文化积淀,抢救先辈千百年的文化遗存,是现代漳浦剪纸艺人和有关文化单位应予重视的。u保护和发展概况: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