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

ID:44819682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30

实验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_第1页
实验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_第2页
实验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一甲烷的制取和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甲烷的实验室制法。2、验证甲烷的性质。二、实验原理Cao△1、甲烷的制备实验室中,甲烷可由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共热来制取。反应式如下:CH3COONa+NaOHCH4↑+NaCO3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在生成甲烷的同时,还会产生少量乙烯、丙酮等副产物。其中乙烯对甲烷的性质鉴定有干扰,可通过浓硫酸将其吸收除去。2、烷烃的性质甲烷和其他烷烃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与强酸、强碱、溴水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但在光照下可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烷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三、仪器、药品1、仪器:试管(Ф15×15

2、0mm)、大试管带导管(Φ25×200mm)、漏斗(60mm)、酒精灯、研钵、蒸发皿、托盘天平2、药品:无水乙酸钠、碱石灰、稀高锰酸钾溶液(约0.01%)、2%溴水、饱和氢氧化钡溶液(或澄清的石灰水)、6mol/LH2SO4溶液。四、实验步骤㈠甲烷的制备取4克无水乙酸钠和8克碱石灰放在研钵中研细混合后,移至干燥硬质大试管中,管口配带有导气管的塞子,如图2—1所示装配仪器。装配好仪器后,试管口应稍微向下倾斜,防止副产品丙酮的冷凝液倒回试管底,引起试管爆裂。准备好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后,开始用小火微热试管全部,然后用较大火焰加热混合物。加热时应将火焰从试管前部

3、逐渐向后移动,用生成的甲烷气体做下面的性质实验。图3—2甲烷的制备㈡甲烷的性质:1、加成反应:在试管中滴2ml2%溴水,通入甲烷,观察溶液是否褪色。2、氧化反应:在试管中滴1ml稀高钾锰酸溶液,1ml6mol/LH2SO4溶液,通入甲烷,观察溶液是否褪色。3、燃烧:点燃导气管口流出的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再往火焰上方罩一个清洁干燥的小漏斗,观察漏斗内壁有何现象。将漏斗用饱和氢氧化钡(或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后再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五、实验注意事项1、无水乙酸钠很易吸潮,需经熔融处理后方可使用。也可用含有结晶水的乙酸钠来制取无水乙酸钠,将乙酸钠晶

4、体置于蒸发皿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乙酸钠开始熔化并溶解在结晶水中,随后由于水分蒸发而凝固。此时应继续加热并搅拌,乙酸钠则再次熔融,呈深灰色液体,充分搅拌几分钟后,放置冷却又凝为固体。将固体转移至研钵中研细,立即装瓶,存放于干燥器中。乙酸钠受热熔化后极易暴沸外溅,操作时要特别小心,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以防溅人眼中。在整个熔融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以减少外溅,同时可使熔融物冷却时不致结成硬块黏固在蒸发皿上。2、碱石灰又叫苏打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市售碱石灰含有指示剂,无水时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呈粉红色,使用前需焙烧或烘干。否则,碱石灰失效可导致实验失败。

5、在碱石灰中加人等量的固体氢氧化钠,可加速甲烷的形成。碱石灰中的生石灰虽然不直接参加反应,但却在其中起以下作用。①作吸湿剂。氢氧化钠的吸湿性很强,而水的存在不利于甲烷的生成,生石灰可吸收氢氧化钠所吸附的水分。②增加透气性。加人生石灰后混合物变得比较疏松,有利于生成的甲烷气体及时逸出。③保护试管。熔融的氢氧化钠对玻璃试管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生石灰的存在可对试管起到保护作用。3、由于一定量甲烷和空气的混合遇火会发生爆炸,故必须待空气排尽后,才能做甲烷的可燃性试验。4、由前向后加热是为了使先生成的甲烷顺利逸出。如果先加热试管底部,开始生成的甲烷气体容易冲散混合物,

6、甚至堵塞导管。5、溴水中通人甲烷气体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挥发的溴被甲烷气流带走,溶液颜色也会消失,造成错误的实验结果。6、制备甲烷的大试管、药品必须是干燥的,否则甲烷难以生成。7、更换试剂前,必须将导管用水洗净,以免试剂相互沾污,影响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