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审美意识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

ID:44813193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9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_第1页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_第2页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_第3页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_第4页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审美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安徒生童话的双重审美意识安徒生在创作时就开始关注“双重审美意识”,他曾经说:“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6]以下将把安徒生定位在游走于成人和儿童两个世界的大师,来对其的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安徒生作品中的“双重审美意识”。1.安徒生童话的儿童审美意识安徒生花费毕生心血所营造的快乐、纯净、自由、奇幻的童话天地,正是很好的契合了儿童的审美意识:在形象中显质朴、在幽默中显欢

2、愉、在对立中显稚拙、在离奇中显变幻。儿童,特别是学龄前期的儿童(2-7岁),他们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各种感知运动的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的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9]安徒生童话中具体形象的语言正是契合了儿童这种表象思维,同时安徒生并没有忘记“只有当儿童知道怎样解释或‘阅读’物体,他们才能够察觉和欣赏包含在这些事物体内的各种审美特征”,[10]他没用大量形容词的堆积来体现形象具体,而是选择了质朴的语言,让故事简单明了,在质朴的语言中凸显形象。在安徒

3、生的《海的女儿》中对小人鱼所居住的奇幻海底是这样描写的“在海的远处,水是那样的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到达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一个连起来才成。”[11]这样的描写立刻把海底美丽深邃的视觉画面呈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的认知是有限的、直观的,安徒生用“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最明亮的玻璃”、“教堂尖塔”这些最常见的事物来形象的体现海的蓝、清、深,让孩子不是从华丽深奥的语言中自己想象海底场景,而是联系最直观最生活的东西

4、来让孩子感受海的蓝、清、深。安徒生童话语言的具体形象、质朴不仅体现在这些举不胜举的场景事物的描写、简短的句式上,还体现在对声音口语化的模拟上。孩子天性好动,呆呆坐着听故事会让他们兴趣减弱,安徒生的童话更是照顾到了他们的听觉,用口语化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吸引他们。在《打火匣》开头:“公路上有一个兵在开步走——一、二!一、二!”[12]这样口语化的口令,提起孩子的兴趣的同时也让老士兵的军人形象跃然眼前。在《丑小鸭》中更是用了“嘎!嘎!”“噼!噼!”“啯!啯!”这些象声词来描写鸭妈妈和小鸭们的叫声,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地用耳朵来

5、体会小鸭和鸭妈妈的情绪变化,生动自然形象。“儿童能感知到事物的审美特征时所表现出的愉悦的美感体验,是判断儿童审美心理的发生,即审美感兴出现的三个标准之一”[13]这就是说儿童审美是必须伴随着他们的愉悦的审美感受。安徒生童话如所有的儿童文学一样,让童话洋溢着浓郁的欢愉之美。但安徒生童话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不仅用滑稽可笑来表现欢愉,而且在充满人类智慧、轻松又含蓄的幽默里显示欢愉。《皇帝的新装》中自以为穿了最美衣服赤膊游行的皇帝,两个装腔作势做衣服的骗子,以及为了证明自己聪明而附和别人的大臣和市民,他们的种种可笑、滑稽、荒唐

6、的行径无不给孩子带来了欢乐。在文中最后安徒生借助孩子之口说出了事实的真相,这是文中是最智慧的点睛之笔,他没有宣讲任何的大道理或是发泄自己对社会的种种批判,而是用这含蓄的幽默给了这荒唐的故事一个结局,其中隽永的智慧之光,让人对于孩子的纯真所映衬下成人世界的虚伪有了深刻的思考的同时也会为这样的结尾会心一笑。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心理、生理、认知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他们心理、生理、认知都不成熟的状态下,他们显得幼稚、单纯,也可以说孩子保持了人类最稚嫩、单纯、美好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孩子稚气未脱的行为都是他们稚拙、纯真的美好表现,

7、当然儿童文学作家不会放过这样的美好事物,他们总能把孩子的稚拙美写入作品中。安徒生就是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塑造了许多这样稚拙的形象,但安徒生在塑造形象时并不只单对稚拙进行描写,更是对主人公身上显示出的成人的、与稚拙相对立的一面进行了描写,从而达到了在对立中更显示稚拙的效果,使人物更丰满、贴近生活。在《小意达的花儿》的结尾处小意达和她的表兄“严肃隆重”地为花儿举行了葬礼。葬礼本是严肃的成人话题,在这里孩子们不仅了解它,还严格遵守了各种程序和规则。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葬礼”别具一格:用纸盒作棺材、用吻来与花儿告别

8、、射石弓作为敬礼,当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举行属于成人的仪式时,孩子们行为的稚拙、纯真、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男孩捡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一只大鞋,说是等将来有了孩子的时候,就把它当摇篮使用。在这里这个孩子并没有表现“拾金不昧”、“路不拾遗”的良好品质,丝毫没有考虑到鞋子是别人的,别人可能更需要,他的表现则是立刻占为己有的自私行为。但再看他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