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洪华《七律.长征》

汤洪华《七律.长征》

ID:44789728

大小:97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0-29

汤洪华《七律.长征》_第1页
汤洪华《七律.长征》_第2页
汤洪华《七律.长征》_第3页
汤洪华《七律.长征》_第4页
汤洪华《七律.长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汤洪华《七律.长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5七律·长征毛泽东茅阳一小汤洪华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者介绍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

2、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开动每人的双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时代背景毛泽东的帅才,不仅仅体现在写诗作词上,更主要的是率领红军和人民群众,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推翻了旧社会,解放了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幸福生活!这首七律诗,就是毛泽东在长征即将胜利时写下的。帅才毛泽东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

3、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诗歌体裁学习提示通过预习,讨论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成果。3.根据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语;组内交流,汇报成果。4.想一想:全诗围绕那一句来写的,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5.有感情地

4、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礴丸岷(wán)(bó)(磅礴)(泥丸)(mín)(岷山)生字学习丸崖岷写法指导wán(药丸)yá(山崖)mín(岷山)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词语积累指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平平常常的意思。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磅礴:三军:开颜:①(气势)盛大、雄伟。②(气势)充满。如:革命者大义凛然、正气磅礴,吓得敌人心惊胆颤。①指陆军、海军、空军。②对军队的统称。③本课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

5、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这是一首七律诗,每句七个字,在节奏上是每句四顿。读时应按以下节奏读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朗读指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之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3)从中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体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理

6、解诗句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五岭”、“乌蒙”是上一句诗中“千山”的代表。(2)“逶迤”、“磅礴”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五岭”、“乌蒙”的险峻雄伟。)(3)“腾细浪”、“走泥丸”是什么意思?(“腾细浪”是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走泥丸”,滚动着的泥丸。在红军眼里,险峻雄伟的高山就像是细小的波浪、滚动的泥丸。)(4)说说这句诗的意思。(5)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慨。)“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四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乌

7、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知识链接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云崖”、“铁索”是指什么?(云崖,指金沙江两岸的悬崖峭壁。金沙江水流很急,激浪拍的感觉。“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桥下水流湍急,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胆寒,所以说“铁索寒”。)(2)说说这句诗的意思。(3)从“暖”和“寒”这两个字中,还能体会到什么含义?(“暖”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喜悦心情,“寒”可以体会到长征的惊险悲

8、壮。)(4)从诗句中还体会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体会到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暖——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巧渡金沙江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胆寒。渡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