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

ID:44779317

大小:1.1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8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15散文二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八语教案15 散文二篇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第1课时 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生命,总是令人深思.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

2、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教学提示】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或许,思维敏捷的同人八语教案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理解:结

3、合后文小草生长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动”着的,这个流动即小草随着寒暑易节的变化有生灭的现象,但它总能长出草,新生的草芽总能破土而出,说明生命的现象一直存在.(2)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理解:结合后文形象的比喻可知,生命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一根草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只虫子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个人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他们作为个体都会出生与死去.但是,老的个体生命逝去,总有新的生命诞生,因此从整个宏观的生命历程来看,生命是向前奔流不息的,是永久的.(3)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理解:“凋谢”指个体生命的凋谢,“不朽”是生命整体的不朽

4、,生命的前进方式是令人惊叹的,同时,正有了个体的凋谢,才成就了生命整体的不朽.目标导学二:探究文本,学习本文行文思路探究:本文只有五个自然段,这五个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它人八语教案们之间有何联系?请同学们分小组简要探究分析.内容:第一段:写“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突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第二段:写人不应为生命的短暂与逝去感到悲观,并以小草与牛犊为例,说明我们要关注生命本身的神奇,关注生命的不朽.第三段:用形象的比喻将整体的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旅客,用它的暂居状态比喻个体生命,由此来说明个体生命易逝与整体生命不朽的关系.第四段:作者从说理回到现实生活,批判暴君

5、的杀人,同时赞叹生命的永久.第五段:以哲理性的语句结束全文,使人印象深刻.联系: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一开始并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突出写个体生命的有限,并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然而第二段却忽然转折,将我们带入永久生命的美好视野,完美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同时,作者为了表达其观点,先是将抽象的理论以比喻修辞呈现,而后又以现实生活现象呈现,同时又将其寄寓于哲理性语句中去.构思十分巧妙.目标导学三:思考生命,感悟人生思考: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这种奇妙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限的个体生命?人八语教案明确:因为个体的生命是

6、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去做对整个人生有价值的事,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梦想而努力.学生的当务之急,是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能,为未来人生梦想的实现奠定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努力都有其意义,因为生命的整体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笔,同时又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定的审美休憩之外,须立即报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三、板书设计永久的生命可取之处本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其哲学内涵十分深刻,因此宜将体悟其人生哲理作为教学重点之一,但哲理思辨内容单纯靠讲解难以令学生深度把握.因此,本文各个教学环节,从把握

7、课文观点到把握行文思路,由设置问题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不足之处本文由于课时限制以及内容的难度限制,在哲理性散文的特点方面,只能让学生形成简单的印象,不能深入把握.第2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人八语教案前一课时我们在学习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暂,正如前文的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许我们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阐释的.二、教学新课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1872—

8、1970),二十世纪英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