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

ID:44777869

大小:31.9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8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冲刺试题四(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48分)1.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周文王是“西夷之人”,而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孟子认为A.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B.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C.施行仁政的基础在于重民D.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舜和周文王通过行仁政,由夷人成了华夏的圣人,这说明孟子认为儒家“仁政”文化是区别夷夏的关键,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以夷变夏的问题,也不能体现以夷变夏是历史发展趋势,故A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重民的思

2、想,故C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仁政主张源于舜和文王,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他们都在‘中国’(指华夏地区)行仁政,都成了圣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仁政”文化与圣人标准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锄头底下三分泽”“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精耕细作对于农业生产

3、和农民生活非常重要,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B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推广B.世袭制度的没落C.郡县制的实施D.井田制度的盛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大量增多,其原因在于贵族制度的没落,即世袭制度的没落,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贵族制度的没落,和分封制的推广、郡县制的实施以及井田制的盛行无关,故A

4、、C、D项错误。4.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暴雨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A.经济严重衷退B.土地政策调整C.经济重心南移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灾严重除了受气候条件影响外,最主要的是无限制的农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唐朝前期,大部分水灾是在北方,到了唐朝后期,南方的水灾越来越严重,这说明南方地区农业快速发展,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故C正确;ABD不符合史

5、实。5.在19世纪之前的两千多年里,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主流是朝着相互分离的方向发展的,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汇合到16世纪才开始,西方的影响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缺乏A.文明交流的技术条件B.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C.文明交流的历史基础D.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汇合到16世纪才开始,西方的影响到19世纪才得以加强”反映了15、16世纪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开始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资本主义取得对世界的统治。这说明16世纪以前中西方缺乏文明扩张的经济动力,故D正确

6、;技术条件、政府政策都不属于主要原因,故AB排除;16世纪以前中西方已经存在文明交流,例如丝绸之路,故C排除。6.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宣称“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C.国人已找到正确革命道路D.教育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辛亥革命后“教育救国”成为时尚,这是民族危机下,爱国知识分子对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众素质的提高,故B错误;正确的革命道路

7、是“工农武装割据”,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教育近代化的突破性进展,故D错误。7.陈独秀认为:“我们造国的程序是:第一步组织国民军;笫二步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第三步建设民主的全国统一政府;第四步采用国家社会主义开发实业。”材料反映出陈独秀主张A.中国共产党放弃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B.国共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改造中国社会D.共产国际掌握国民大革命的领导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组织国民军”“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说明陈独秀认为通过国共合作领导国民运动,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