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4777288

大小:4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8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东省兴宁坭陂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大饥”……后来赢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赢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A.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B.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C.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D.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秦统一前自然灾害不断,而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夷去险阻”,结合所学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进程,客观上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选项B正确

2、;秦政府是否有效解决自然灾害材料未提及,选项A排除;结合材料,嬴政对自己功劳的称赞主要基于抗灾能力的提升,而皇帝制度确立以及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与题干主旨不符,选项C、D排除。2.“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是后人对秦汉、隋唐制度的基本概括。这里的“制”和“规”是指A.封邦建国;三公九卿和科举制B.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C.封邦建国和礼乐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D.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推举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制”是指秦朝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为我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隋规”是指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3、,是隋时期创立的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因此B项符合题意;封邦建国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制度,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故AC项排除;推举制是西汉时,故D项排除。3.与汉朝的州牧、县令大不相同,宋朝州县长官叫“知州”、“知县”,全称“权知某军州(县)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县)”指民政。宋代“知州”、“知县”的设立表明A.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B.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C.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世家大族控制地方行政【答案】C【解析】【详解】从题干中“知州”、“知县”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的信息可知C项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中央

4、和地方的关系,而非对宰相权力的分割,选项A排除;宋代地方长官名称的变化不等于行政单位的变化,选项B排除;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地方行政的控制,故D项错误。【点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是常考知识点,也是易混知识点。4.宋初,“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国效命”,“其从政的主体精神是‘进也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风有异于前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科举制的不断完善B.宋代中央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强化C.理学被统治者推崇D.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答案】D【解析

5、】【详解】题干主旨为宋初科举选官推动了进取政风的出现。宋初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朝廷重视科举选官和文官治国,进而推动进取政风的出现。故选项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举制的不断完善的信息,并且问题要求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不是现象本身,A项排除;理学被统治者推崇是南宋以后,C项排除;材料强调科举影响政风,与B项说法无关,排除。5.“共产党从光秃贫清的山区出发,在一个从满洲到长江流域的巨大弧形范围内,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在现代战争和现代政治中,很少有其它政治事业可以与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相比。”下列解读符合史实的是A.“工农武装割据”始终是党的指导

6、思想B.根据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及长江沿线C.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D.减租减息是根据地巩固的根本保障【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根据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选项C正确;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选项A排除;根据材料根据地分布于“从满洲到长江流域的巨大弧形范围内”,选项B排除;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选项D排除。6.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

7、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胡适指出调和的含义及例子可知,胡适认为革新家的责任认定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讲调和,体现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认为新思潮指的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

8、度叫做“评判态度”,也就是鼓励独立和思考,反对迷信和盲从。A选项错误。材料认为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