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

ID:4477398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8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_第1页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_第2页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_第3页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_第4页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的重 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重视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巨野县高级中学李秀红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1、一些认识误区目前,迫于升学的压力,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对待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它斥之为“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而横加干涉,公开宣称不准学生看课外读物,对那些“以身试法”的学生,不是没收就是撕毁,甚至批评。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因课业负担过重,课外阅读耗时又不能立竿见影而错误地认为课外阅读确实是划不来,因而对此也就不屑一顾了。特别是初中阶段,许多学校对课外阅读既不指导,也不要求,完全放任自流,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对许多中学期间本应接触的文学名著接

2、触太少。另外,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于考试不能立竿见影,于发展则长期有效的课外书。其实,课外阅读不仅能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而且能增大语文信息量。它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弥补课内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适应时代大需要,社会的发展。2、专家学者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前不久我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其中谈到“吕叔湘之问”。30多年前吕叔湘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这种的状

3、况至今未有根本的改变,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未能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语文课改来改去,还是未能改进读书少的病况,很多语文课仍然是老师讲得多,活动讨论多,作业操练多,唯独读书不多,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不多。语文教学要提升效果,必须回到语文的本质,就是“读书为要”。文章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认为有必要加大教读课和自读课两种课型的区分,最好采用“1加X”方法,扩大阅读量。提出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多种有用读书方法。要提倡“海量阅读”,鼓励“连滚带爬”地读,以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还要容许学生读“闲书”,尊重他们的“语文生活”。

4、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读书状况要纳入评价。但要真正实现“读书为要”,并不容易,因为还得有个前提条,那就是——语文教师自己先要喜欢读书,把读书当作良性生活方式,成为“读书种子”。------温儒敏《老师不读书,怎么可能教好语文》多年的读书习惯让我感觉到读书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读书可谓教师最大的修炼,--------于永正(为江苏省特级教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在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功底太差,不看书,只看教参,没有人文积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与学生没有知识落差.-------程

5、红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应多读教育经典,读懂、读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某种程度上,阅读与其说是一种学习,不如说是一种追随。-------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书读得越多,我越觉得自己可怜。--------吴非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3、部编委新教材对阅读更加重视更注重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6部编版教材初中的结构是,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这是重头。另外,每学期有三次综合性学习,两个名著导读,还有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七上的两

6、个名著是《朝花夕拾》、《西游记》。听说小学新教材还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亲子阅读编入教材,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和孩子一起读书。读优秀作家的作品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

7、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新编初中语文课本分为“教读”“自读”“课外导读”几大部分,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要求在教学中落实名著导读,想着改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读书少的弊病。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8、。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