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752304
大小:11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0-27
《2015年广东省初中语文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评定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评价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一)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三)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
2、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三、考试依据(一)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三)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包括下列三个能力层级:识记:了解并记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能正确地再认和重现。如认读、书写汉字,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背诵、默写规定的篇章等。理解:掌握并领会所学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的基
3、本特征和主要意义,能作正确的解释、说明或推断。如概括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运用: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新的语文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解决不同情景中的实际问题。如改正文章中的毛病,会写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等。考试内容与要求具体如下:考试内容和要求能力层级类别细目识记理解运用基础1.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2.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
4、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8.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阅读文言文阅读9.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10.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11.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12.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用类文本阅读13.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14.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15.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16.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7.联系实际,对议论文中的观点作出判断。√√√√√文学类文本阅读18.理清
5、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19.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20.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21.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2.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名著阅读23.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24.欣赏推荐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25.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写作26.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27.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28.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29.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30.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1.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0.书写规范、整洁。√√√√√√√五、考
6、试方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二)试卷结构由各地级市组织命制的试卷,试卷结构由各地自行确定。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结构如下:考试用时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附加题得分记入总分,但全卷得分不得超过120分。整卷难度0.65左右。试卷具体内容、题量、分值、题型见下表: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一、基础古诗文默写1101字词积累141词语运用131修改病句131仿写句子141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31012课外文言文阅读3912实用类文本阅读31021文学类文本阅读4174三、写作作文1501附加题推荐名著阅读3103试卷分为试
7、题和答卷,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答在答卷上,答卷样式见附录。使用计算机辅助评卷的市的答题方式由各地级市确定并公布。六、试题示例第一部分基础一、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子曰:“口口口口口,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口口口口口口,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杜甫《望岳》)(3)人有悲欢离合,口口口口口口,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口口口口口。(苏轼《水调歌头》)(4)在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时,人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口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