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单元检测19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高考历史试卷单元检测1、(15分)(2017·大同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的言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富,人之所欲……人亦孰不被富贵”;“得其(民心)心有道;所欲与之泉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兄无憾,王道之始也.”柏拉图的言论:“欲望或许在我们大家身上都有,这种欲望事实上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里都有.”柏拉图说“吃饱饭以后应该讲道德”.他
2、提出创立一些城邦“首先,最重要的是粮食,有了它才能生存”,“第二是住房,第三是衣服,以及其他.”——《孟子》、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二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学大师,著有《孟子》一书,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以致波普尔在《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柏拉图”条目中说,“柏拉图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
3、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非柏拉图的”.孟子与柏拉图生活年代大致相同,思想亦有诸多相通之处.(1)依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与柏拉图思想的异同点.(6分)(2)孟子与柏拉图各处于怎样的时代?时代特征与二人思想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时代”,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2019高考历史试卷2019高考历史试卷可以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以阐述;第二小问“关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者的思想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答案:(1)相同:追求财
4、富是人的正当欲望;民众拥有一定的财富是国家统治的基础.不同:孟子有以义否定利的观点,而柏拉图没有类似的观点;孟子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使民众衣食无忧是统治的基础,柏拉图的财富观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施政策略;孟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财富丰盈的重要条件,柏拉图没有类似的观点;积聚财富的出发点不同:孟子认为积聚财富是理想政治和统治者统治所必须,柏拉图认为一定的财富是城邦存在发展的基础.(2)孟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变革时期,面对剧烈的社会变革,不同思想家提出各自的主张,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孟子的思想即是重要的思想流派
5、之一;柏拉图时期的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发达,工商业繁荣,学术思想异彩纷呈,柏拉图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15分)(2017·郑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汉武帝既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与他同时代的司马迁评价其“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嬴政,几欲齐衡”.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
6、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2019高考历史试卷2019高考历史试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的一生的重大事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三位史学家会对汉武帝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选官制度、思想、经济、军事角度分析.第(2)问,从司马迁、司马光、班固三个人物对汉武帝评价观点出发分析.答案:(1)事迹:施行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推行推恩
7、令,附益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官营;外击匈奴等.(2)原因:选择史料的角度不同,司马迁从军事成就角度、班固从儒学发展角度、司马光则从政治制度角度;所处的时代也不尽相同.司马迁是当时人,比较直观,但无法从长远影响来评价.班固是东汉人,可以从汉武帝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来评价.而司马光则是宋朝人,能从秦皇汉武的比较中得出汉武帝时期政治制度改革的影响来评价;立场也有所不同.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措施政策并不完全认同.班固作为东汉儒家学者,对汉武帝提拔儒学赞赏有加.司马光作为政治家和史学家,写史主要目的为皇帝提供治乱兴
8、亡的历史借鉴.3、(15分)(2018·濮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严复(1853—1921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等文,反对守旧,主张维新,大声疾呼:“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也.”翻译《天演论》,号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主办《国闻报》,协办通艺学堂.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