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学习哲学

在反思中学习哲学

ID:44713014

大小:2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5

在反思中学习哲学_第1页
在反思中学习哲学_第2页
在反思中学习哲学_第3页
在反思中学习哲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反思中学习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反思中学习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启迪人的智慧的学问。它不象自然科学对事物的确定性认识那样强,不是在是与非的两极作非此即彼的判断,也不是镜面思维,以此及彼。哲学本质上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系统的反思性、批判性的思维活动,它不是记住自己“是什么”的知识,而是思考为什么不是“这样”和应该是“那样”的一种活动。因而,学习哲学的方式方法就不同于学习其他学科,要重视反思性的思维活动在学习中的作用。然而,高考中又要求运用确定性比较强的观点、论据,得出确定性的结论,因此,学习中还要在不确定性中把握和认识确定性的知识。我们的体会是,只有用不确定的思考来认识和把握确定性的知识,从而才能够做到深

2、入理解这些知识观点或道理,并做到有针对性地运用。一、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学习哲学是为了用哲学的观点和原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原理就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原理。原理是由概念组成的,对原理的理解就离不开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以往许多教训表明,考生之所以在原理的使用上发生混乱,多是因为概念本身没有把握好。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特别是哲学概念,其高度的抽象化和概括性使之比一般概念更具有普遍意义,其在具体条件下的确定性就更难以把握。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概念更为合适?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不难掌握,但一用起来,许多同学就会困惑不堪、甚至错误百出。因此,复习时分别在宏观背景下和具体条件下准确

3、理解和把握概念非常必要。复习概念可采用分解概念定义、联系实际研究概念的正反例证、比较概念的相同与不同等方法。如:将物质、事物、客观、主观、实践、价值这几个基本的哲学概念放到一起理解。物质和实践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价值和物质的不同是什么,客观实在性与客观性有什么不同等。可首先将其定义分解了,在定义的分解比较中理解掌握。同时,找相关概念的例证,如,哪些属于物质,哪些属于实践,哪些是与价值有关的正反例证等。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存在于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具有实在性属性的东西。那么,凡属此类的事物便是物质,否则便不是。相反,意识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可是,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的人的意识

4、以外的别人的意识也是客观的,虽然它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因此,可否这样认为:客观存在既包括实在的存在,也包括非实在的存在。非实在的存在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意识的对象,是因为它们采取了语言、文字等具有实在性的物质形式将其外化了,从而成为他人意识的对象。为了表达的方便,教材有的地方用客观实在性,更多的地方用客观性;有的地方用物质,有的地方用事物(对于规律的定义,原教材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联系”,新教材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联系”。)。应该理解为;事物比物质具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就具体的人们的活动而言,客观性更能体现出人们在做主观决定时所受的制约,而客观实在性只是强调一种外在于人的实在的存在。人类未

5、产生之前,它们只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有了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生作用后,原本自在的存在就变成了人化的存在,但它们仍然是客观的。实践是一种活动,是主体联系客体的一种人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与物质的不同。二者相同的是都具有客观性。至于价值,反映的是一种关系,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这种意义,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可能是物对人的意义,也可能是人对人的意义。离开了“关系”,则无从理解“价值”。因此,人生价值必须要在对他人的贡献中才能实现。还有:现象、真象、假象、错觉、感性认识等概念都是不太好区别的。将这种类似的概念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其相同或相异之处;找

6、到其相关的正反例证及适用范围,才能理解深刻一些。需要注意,对于哲学概念的理解尤其不能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现实背景,离开了背景,就无法说明问题。平时学习时没有时间研究这些细微之处,在复习备考中,不妨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但无必要究之过深,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区别即可。但在使用中,却必须明确其针对性。其他哲学概念亦可通过类似方法进行分析掌握。二、着重把握重点关系高考考核的重要要求之一就是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哲学知识,各个概念、观点、原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容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下面就其重要之点进行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主观符合客观:就“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

7、事求是”看,二者的世界观基础和实践基础都是相同的,同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一般前提,“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拓展,没有实事求是,不可能真正从实际出发。从二者的区别看,“从实际出发”侧重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强调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因此“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一般基础,它处于较为普遍的层次,而“实事求是”则处于更为深刻的层次。作为方法论要求,二者的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