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ID:44696021

大小:6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5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第1页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第2页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第3页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第4页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单元 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的第3课时,主要讲述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以及《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孙中山亲自主持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指导思想是孙中山的民权学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宪法,使鸦片战争以来人们为民主奋斗了七十多年的成果以宪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将中国民主与法制化进程推向了一个依照宪法实施民主共和的新阶段,应该说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

2、国民族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最高峰。设定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重要概念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主权在民”等。2.了解《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结合前两课的《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析三个重要文献之间的渊源关系。3.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理解《临时约法》体现的“主权在民”的原则。4.懂得联系现实学习历史,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5.懂得《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宪政意识和防止独裁维护共和的良苦用心。懂得《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民为邦本的原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块光辉里程碑。从而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教学方式]1.重新整合教材内容,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材资料从总统制到责任内阁制背景《临时约法》、第一次国务会议(图片)组织大纲的制定和南京临时政府建立(楷体字内容)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楷体字内容)目的、地位和影响革命党人防范独裁的措施、毛泽东的论断(图片、导言、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时,要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

4、、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愿望。同时它代表了大多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认识水平。在教学中应当指出,这些民主内容,只是汲取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起码原则,但这些原则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块光辉里程碑。因此,我们教学的侧重点就在于《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即对独裁的约束和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其他方面,诸如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的崛起及其在辛亥革命的种种表现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2.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如播放电视剧《走向共和》片段等,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5、的方式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3.充分运用史料和课本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其他信息,比如导言、“学思之窗”、“历史纵横”、图、表等都是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教会学生把握史料和各种信息的内容和主旨,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信息。比如补充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有关论述,帮助学生了解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主要来自法国启蒙思想;利用“毛泽东的论断”来充分理解《临时约法》的积极性和局限性。4.渗透“探究性学习”精神,结合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课一撰写历

6、史短评——试评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合作交流等手段突出主体地位,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比较、问题探究等方法体验和学习历史,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学构思]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资料引入:播放有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影视片段。结论:近代以来,我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三个层次,从维护封建统治到建立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和《临时约法》是中国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欣赏影片感慨中国近代化艰辛历程的的同时,对《临时约法》的民主性和

7、革命性产生好奇心。通过展示和介绍,将学生引入情境。2.《临时约法》的制定背景资料引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家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

8、一切便都完了。问题设计:阅读课文,分析《临时约法》的制定背景有哪些?阅读课本,思考总结,得出结论:1)理论来源:法国的启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