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

ID:44688340

大小:569.64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点1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官僚政治的成熟[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汉代政治1.地方管理(1)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出现王国问题。(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加强君权(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时让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3.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4.政治特点“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一些独

2、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故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帝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场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

3、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原因(1)经济根源:西汉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2)政治原因: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权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特点(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权力(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3)社会生活:士族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稳定统治,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

4、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3.选官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三、隋唐政治1.地方制度: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事务。(2)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5、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三省互相牵制,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评价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

6、历代王朝沿用。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恶性发展和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3.选官制度:科举制(1)内容: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将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四、宋朝政治1.中央(1)二府三司制形成①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文官政治的形成①原因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

7、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政策上吸取前代武将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选官上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在选官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教育上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②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