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687834

大小:1.50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17两极世界的形成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学案17 两极世界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规划:二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2.战后表现(1)美国:独占日本,控制西欧。(2)苏联:控制东欧、蒙古等。(3)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德国、奥地利等。(4)对亚非拉广大地区没有明确划分,成为“中间地带”。3.评价(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

2、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背景(1)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2)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力量削弱,美苏强大,争夺世界主导权。(3)美苏国家利益的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冲突),苏联力图把共产主义推广到世界,美国则竭力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的稳定。(4)二战教训,美苏两国都拥有强大军事力量,不敢轻易诉诸战争,而采用“冷战”对抗。2.“冷战”:指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美苏“冷战

3、”表现为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军备竞赛、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等方式。美苏之间不直接武装冲突,而是通过扶植代理人控制他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此外,美苏还在亚非拉广大地区进行争夺,通过扶植代理人展开“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3.形成过程(1)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发出“冷战”信号弹。(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递交咨文,提出遏制苏联、称霸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冷战”的开始。(3)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

4、助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全球。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对抗“马歇尔计划”。(4)1948年,德国西占区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柏林与西德之间的通道,造成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年,联邦德国、民主德国先后成立,德国正式分裂。(5)1949年,美、英、法等12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约。1955年,苏联和波兰、保加利亚等国成立华约,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4.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

5、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消极影响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美苏争霸苏联的对外政策中也存在着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

6、己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因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美苏争霸成为冷战的核心内容。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既有缓和又有争夺,美国占优势。(1)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2)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

7、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攻美守。(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2)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

8、同中国建交。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强硬,苏联全面收缩。(1)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