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

ID:44687741

大小:392.1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4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1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2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3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4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5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6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7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8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9页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第十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教学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考点1“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各阶层都对封建教会的“大一统”政治不满,要求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2.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3.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腾堡发明印刷术印制大量《圣经》。4.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之间矛盾加深。16世纪时,天主教会不仅在

2、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5.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3.实质: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三、主张1.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因信称义的主张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3、,是一种人文主义宗教观简化宗教仪式每个人都可和上帝直接交流,无需神职人员干预和繁缛的礼拜仪式。(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圣经》至上人人在上帝和《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不用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否定教皇权威坚持国家权力(世俗统治权)高于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不应该干涉德意志内部事务。(“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推行世俗婚姻僧侣可婚配和还俗,铲除教士和俗人之间的隔阂2.马丁·路德的思想特点:路德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蕴含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适应了

4、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四、影响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势力(剥夺了教会在新教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上: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五、局限性欧洲宗教改革只是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但宗教改革后并没有放弃宗教,只是用一种新的宗教取代原来的天主教。[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

5、1—时空观念]欧洲新教的建立与维护[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 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史料一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①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②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史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③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

6、史料一、二,概括马丁·路德关于人的信仰的主要观点,并分析该观点的意义。(2)根据史料一、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1)史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在得救方式方面的主张。注意史料的出处是本史料解读的落脚点。关键信息①②说明了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从根本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2)史料二首先介绍了马丁·路德政治思想与文艺复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挑战教皇权威,体现出对文艺复兴的深化。关键信息③反映出更进一步强调俗权至上、民族自由,全面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1)观点:“因信

7、称义”。意义: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表现:“印记”——其主张明显带有一种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深化”——主张由各国政府管理教会。[素养3—历史解释]1.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1)“因信称义”,彻底否定教皇和罗马教会的至上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3)马丁·路德要求

8、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实际上是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在于成功运用了人文主义的世俗精神创造出新教伦理,把人的心灵从罪恶折磨、来世拯救和教会束缚中解脱出来,使世俗生活与世俗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