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86884
大小:36.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贵阳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12月19日8:00-9:30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上述思想分别是属于( )A.儒家、法家、道家B.道家、法家、儒家C.墨家、道家、法家D.儒家、道家、法家2.《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
2、,异己得到排斥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C.汉代儒学吸取了道家、法家等流派的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4.下列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C.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7.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
4、,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8.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回答说:“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确立了亲美远英的
5、外交路线B.政治上倾向于欧美的代议制C.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D.向西方学习扩大到制度层面9.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了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A.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10.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反映出三民主义()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C.是近代
6、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D.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有指导意义11.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呕心沥血,写了大量著作。据任世江先生统计,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论述的文章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2.《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
7、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A.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3.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了科技工作“面向,依靠,攀高峰”的方针。在此指导下,我国( )A.拥有了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战略武器B.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C.诞生了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I”D.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14.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
8、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