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

ID:44685370

大小:1.3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24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_第1页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_第2页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_第3页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_第4页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其中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它创建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南北朝时,在都城宫室上都有巨大变化,梁时的建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北朝的北魏为与南朝抗衡,公元493年由北方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中原的洛阳,大力推行汉化,在重建的洛阳城外发展出方格网街道的外郭,开中国城

2、市布局的新局面,为隋唐长安城的前奏。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寺院佛塔时有兴建。两晋十六国时,战乱残酷,人民苦难,佛教遂得到巨大的发展,到社会安定、经济有所发展时,南北双方都大兴修佛寺建佛塔之风。大建寺塔和修都城宫殿一样,对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南朝寺塔建造对木结构发展作用尤大,对摆脱汉以来宫室建筑中土木混合结构残余,向全木构架发展起了关键作用。邺城魏建国前以邺为政治中心。它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宽2400米,南北长1700米,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城有七门,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东西门相对的大道分全城为南北两半。南部被南

3、墙城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城之北半部被自北墙东偏门内的南北街分为二区,东区是贵族居住区,西区是宫殿区。宫殿区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北、西两面倚城墙,推想应是东汉时子城所在。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抵宫门,遥对宫中听政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曹魏邺城平面复原图1,司马门2,显阳门  3,宣阳门  4,升贤门  5,听政殿门  6,听政殿  7,温室  8,鸣鹤堂  9,木兰坊  10,

4、楸梓坊  11,南止车门  12,延秋门  13,长春门  14,端门  15,文昌殿  16,大理寺  17,宫内大社  18,郎中令府    19,相国府  20,奉常寺21,大农寺  22,御史大夫府    23,少府倾寺洛阳曹魏立国之初先修北宫和官署,其余仍保持东汉十二城门、二十四街的基本格局。公元227年,魏大举修建洛阳宫殿及庙、社、官署,以邺城为蓝本,正式放弃南宫,拓建北宫,把原城市轴线西移,使其北对北宫正门。在这条大道两侧建官署。又按《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之说,在大道南段东西分建太庙和太社,北端路旁陈设铜驼。曹魏时还在洛阳城西北角增建突出

5、城外的三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称金墉城或洛阳小城,南北长1080米,东西宽250米,内建宫室,城上楼观密布,严密设防,是受邺城西北所建三台的影响而建的防守据点,是当时战争环境下的产物。洛阳城内的居住和商业区仍是封闭的里和市。随着魏晋实力的增强,洛阳的城外也出现了市和居住区。西晋统一全国后,洛阳遂成全国的首都。其特点是宫殿在北面正中,宫门前有南北街直抵城南面正门,夹街建官署、太庙、太社,形成全城主轴线,其余地段布置坊市。由于它是东汉以后统一王朝的首都,故无论是它的后继者东晋还是北方相继出现的十六国政权,都以它为模式,所建都城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和比附洛阳。魏晋洛阳对隋

6、以前中国都城有重要影响。汉魏洛阳城城墙遗址曹魏、西晋洛阳平面图北魏统治者修复洛阳城及宫殿时没有做大的改动,在城外四周拓建坊市,形成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的外郭。北魏洛阳外郭有墙,其内也划分为封闭的矩形的坊和市,并形成方格网状街道。北魏对内城的改造主要是调直街道,把主要官署集中到宫南正门外南北御街铜驼街上,以加强城市的中轴线,突出宫城在城中的重心地位。新建的外郭在坊市方正和规模上都超过两汉的长安和洛阳。北魏洛阳城已荡然无存,但从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可以想见其建筑物的华丽。另外,从甘肃天水麦积山的壁画中,也可以见到当时北方城市建筑的模样。北魏洛阳城出土的兽面砖、钉

7、瓦和瓦当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127窟西魏壁画中的城图建康东晋定都建业,改称建康。为在政治上立足,表明自己是正统王朝西晋的继续,东晋在都城建设上按魏晋洛阳模式改造建康。把宫城东移,南对吴时的御街,又把御街南延,跨过秦淮河上的朱雀航浮桥,直抵南面祭天的南郊,形成正对宫城正门、正殿的全城南北轴线。御街左右建官署,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庙、太社。经此改建,建康城内形成宫室在北,宫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侧建居里的格局,城门也增为十二个,并沿用洛阳旧名,基本上符合洛阳模式。建康南迁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遂不得不在城东沿青溪外侧开辟新的居住区。建康有长江和诸水网航运

8、之便,舟船经秦淮河可以东西两方面抵达建康诸市,沿河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