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

ID:44683344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4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_第1页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_第2页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_第3页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_第4页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玉案 ·元夕》教学设计罗塘高中 张金铭 课程分析  《青玉案元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了观灯女子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但这一切仅仅是陪衬而已。作者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些笑语盈盈的女子,是衬托“那人”的孤独寂寞。梁启超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其实,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有着作者自身的影子,或者说这简直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学习这首词首先要把握场景描写的方法技巧,同时注意揣摩“那人“的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古典诗词,其阅

2、读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尤其对辛弃疾不乏了解熟悉,他的词多是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但这首词的风格有其特别之处,那就是以婉约之形表豪放之实,这一点学生不好把握,需要点拨。 设计理念   经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古诗文的学习、积累,学生对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首词在字面层次上的理解不难,难的是通过写作背景理解“他”的寓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境界。而且诗词中关于元宵节的作品也不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我在拓展部分安排了另一首词

3、——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夕 》。设计本节课堂时我遵循一下两点:  (1)    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从字面层次研读词的基本意义、基本内容。  (2)    学生通过思考和转移,老师适当点拔,从背景角度切入帮助学生理解“他”的寓意。 学习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2.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3.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2.难点: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教学内容一、【点火预热】名句导入①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③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PPT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风格颇为不同的词作——《青玉案》PPT2二、【赏读诗文】(1)解题:(元夕简说)万家团圆的日子(揭示词作内容所涉及的环境)(2)诵读词作(教师范读,学生齐读)(3)品析诗文(索象——入境—

5、—析情)“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则自成高格。”——王国维    问1:境由象构成,而象则包括景物和人物,结合词作分析,词中写到了哪些景?哪些人?词中是怎么描述的?(小组交流后完成)PPT34   所见之景(意象)怎样描述(意境)灯花千树烟花星如雨车、马、人宝马雕车香满路声、光、舞凤箫、玉壶、鱼龙舞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问2:寥寥数语,一个有声有色的节日场面便展现在我们面前,请用三个词语简要概括元夕的特点:热闹、繁华、喧嚣。    问3:就在这个夜晚,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今天也成群结队的了来看热闹,珠光宝气、莺歌燕语,

6、令人目不睱接,辛弃疾看到了什么人?   众人(盛装打扮、 暗香袭人、 笑语盈盈 )——那人问4:词人此来非为观景,却是寻人,“那人”是谁?(小组讨论PPT5)她的穿着,她的神情,她的身份……她可能会是……引导深化:1、思慕已久的红颜知己题临安邸   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失地,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2、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那人是不在“蛾儿雪柳”之众,独立在灯火阑珊处的“他”。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

7、身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qìng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抗金志士的操守和襟怀4、背景引入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