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差生案例分析

转化差生案例分析

ID:4467037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转化差生案例分析_第1页
转化差生案例分析_第2页
转化差生案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转化差生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化差生案例分析南溪镇石坎小学周明友一、学生姓名:向正好。该生初来我校插班,其母亲和我校所有老师都认为该读五年级(因为他已经读过了五年级),可他就是不做五年级班主任老师所给的摸底试卷,并一言不发。后来几天,家长经过和学校反复磋商,我不问青红皂白将这孩子收下读四年级。开始一段时间,这孩子真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长得那副模样就很霸道。于是我认为他是我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重点盯防、改造的“大人物”。二、表现: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自从他上学以来,上课发言很少举手,张嘴就说,毫无纪律可言,行为与一个小学中段生的标准相距甚远;

2、他不仅回答问题不举手,而且经常用小动作招惹其他的同学,惹得同学们都反对他;他经常欺负同学,有时候上课拽女同学的头发、无缘无故地骂人,有很多同学都不愿与他为邻;学习成绩差,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想做就做;甚至敢当众直呼老师的名字。不到一两个月竟伙同我班另外几名同学趁周末晚上上街偷取别人的摩托车而被南溪镇派出所抓获。三、原因:通过走访家长和调查同学,我逐渐了解到了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细节。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只注重对他生活的物质保证,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在这个环境

3、下,他成了所在村小的调皮生离开了学校,又经家长联系转到两木学校读书。在两木学校这孩子恶性不改,还是行为习惯差,学习不努力,再次被学校认为是从小就没有人管理,养成了散漫的性格,行为习惯极差的学生而辍学。这样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才不得不再次来我校读书。此前那样的表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几乎具备了所有孩子的缺点。不过,我相信只要努力、找到了症结所在,一切便会迎刃而解,对这个孩子也不例外,毕竟他只是个孩子。四、措施及效果:我想无论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定的后进生,有品行不端的“问题生”,有学业不良的“学困生”

4、,还有品行和学习均不佳的“双差生”。不管哪方面的后进生,缺乏自信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在班集体中没有地位,往往是被冷落、遗忘的一族,同学不愿接近,甚至有些老师也不拿他们当“人”。表面上看,他们好象不思进取、与世无争,对一切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非常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尤其看重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对他们的看法。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爱和尊重的需要,后进生也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班主任特别要防止自己无意或有意的言行,给后进生造成刻骨铭心的伤害。凭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

5、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想这些还不够,还需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细心的爱护、恒心的坚持和做好学生的表率来管理班级。更多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掌握教育艺术的基本功,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就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此外作为教师还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相信后进

6、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教育。因此对于班主任工作,特别是针对向正好这样的学生我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方法和经验。1、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道理,从理论上加以认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在对学生进行“自觉排好队”、“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等教育时,我总是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又会怎么样?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当然,在说理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不能只是一味

7、地讲解,要结合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班队活动等进行。如: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时,可结合讲“邱少云”的故事,对学生排路队的教育时,可结合一些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的具体事例进行,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或家长,都要以身示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这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

8、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3、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