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

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

ID:44657752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4

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_第1页
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_第2页
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罪犯自杀的原因特点及对策罪犯自杀的特点、原因及遏制对策2004年4月以來,四川省某监狱发生了4起罪犯自杀事件。这个数字,虽然占被监管人数的比重很小,IL监管方没冇太大的直接责任,但仍然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带來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拟在剖析这些自杀事件的棊础上,分析发生自杀事件的原因,探讨遏制罪犯口杀的对■策建议。一、自杀罪犯的基木情况和主要特点这4起H杀罪犯的基本情况是:(一)罪犯徐某:女,初中文化,农民,2002年12月因涉嫌抢劫罪被捕,2003年6月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诉后被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4年5月13

2、口送入女了监狱服刑改造;2004年5月30口自杀,时龄31岁周岁。(二)罪犯尹某:女,小学文化,农民,因犯故意杀人罪于2002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2003年2月16日被送入女子监狱服刑改造;2004年7月30自杀,时龄28周岁。(三)罪犯许某:女,小学文化,农民,因犯故意杀人罪于2001年8月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1年11月送入女子监狱服刑改造;2003年9月减为无期徒刑;2004年12月19日自杀,时龄40周岁。(四)罪犯邹某:女,初中文化,农民,因犯抢劫、窝藏罪于2003年2月被判处冇期徒刑9

3、年;同年7月投入女子监狱服刑改造,2005年4月24日自杀,时龄21周岁。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自杀罪犯的一些主要特点:一是均为女性;二是均为农民;三是文化程度较低,分别为小学或初小;四是均为从生产车间的三楼或四楼跳楼自杀;五是刑期普遍较长,最短的也是9年;六是入狱时间较短,最短的入狱仅10多天,最长的为3年,与较长的刑期比感到前路渺茫;七是均为中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岁月,最人的40岁,最小的仅21岁;八是趁监管相对放松的时机自杀。罪犯徐某、尹某、许某均系在生产场所吃饭时突然脱离监管从走廊阳台或窗户跳下;罪犯邹某是在上丿则所后趁民警不备突然翻

4、越车间走廳阳台跳下。二、罪犯自杀的主要原因导致罪犯自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深层次原因看,主要是这些罪犯受文化程度、职业和性别等凶索的限制和影响,心理素养和承受能力较低,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容易产生偏激,难以接受人生道路上的巨人落差和转折,因绝望而走上自杀之路。从具体原因看,我们大致可以从口身和监管二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罪犯自杀的自身原因1、刑期长,思想压力大,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罪犯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觉得自己刑期长,再积极改造都要服刑I•年以上,自己的黄金岁月就在没有自由的监狱中度过,因而感到极度绝望,走上了自杀Z路。2、性格内向,口我封

5、闭,情绪波动大,思想片面偏执。如:罪犯邹某不能及时调整口己的心态,常因一些小事而造成心理上的巨大波动,极度情绪化;内心的煎熬和痛苦从不向民警和其他罪犯诉说,既不能自我解脱,也得不到外界的有效开导。3、身患疾病,思想包袱严重而备感绝望。如:许某入监前即患病,入监后疾病加重,2004年7月起腿部经常疼病,在监区医院治疗了16次,但疼痛反而加重。她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又深感自己不能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记功、减刑无望,因而情绪十分低落。4、亲情破裂,无人关心,担心家庭变故,造成严重思想包袱而倍感绝望。如:徐某在送监狱执行刑罚前,丈夫曾经对她说:“你三个刀内不

6、要再给我写信了”。到监狱后,丈夫和家人一直都没有来看望她,也不回信,致使她担心家庭变故,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二)罪犯自杀的监管方面原因从这儿起自杀事件看,很难说监管方而有什么直接责任。但分析起来,还是可以看出监管方而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一是对重刑罪犯入监后的心理转换工作不够及时、有效。重刑罪犯往往因为人生的重大挫折而产牛:绝望心理,対监管改造的抵触情绪较强烈,很难用一般的教育方法使其顺利完成角色、地位和心理转换。二是及时掌握罪犯的思想动态不够深入、细致。人都是珍惜自己生命的,罪犯也一样。欲走上自杀道路的罪犯,他们同样会留念生活,留念家庭,在自杀前

7、必然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往往会有一些异常言行表现出來。三是动员家庭力量运用亲情感化罪犯不够。虽然监狱方而不能强迫罪犯亲人來探监,但应该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四是监管场所的安全设施存在一定薄弱环节。4名罪犯都是跳楼H杀,说明监管场所的安全防范扌昔施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对三楼以上的生产场所有所疏忽。五是罪犯互监制度落实不到位。三、遏制罪犯自杀的对策建议罪犯自杀的原因主要在于自身,这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人生的巨大落差和转折,部分罪犯产生自杀心理和倾向是正常的,菇至个别菲犯防不胜防地自杀得逞的情况也难以避免。但我们也要看到,防止罪犯自杀同样是监管单位的重

8、要职责;而且,经过积极努力,罪犯自杀事件也是可以减少和遏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防止罪犯自杀的主要职责在监管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