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656959
大小:660.06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10-24
《组塔受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总工培训教材汇编(组塔部分)2007年8月10H公司培训中心于2007年7月23口一25口举办了全公司项目总工程师技术培训班,重点对组塔施工技术进行了培训。参加培训的全体学员都很认真学习和听讲,但因课时安排有限,不能太详尽讲解,另外,尚有部分学员未能参加学习,为使学员所能够在培训班结束后,业余时间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现将培训班讲课内容加以整理和完善,并将培训前摸底测试题和结业测试题答案汇编到本教材内,供大家参考。笔者2007.8.5第1节:铁塔施工发展概况1、一般铁塔施工:解放初期采用小抱杆(本质)施工
2、(35〜llOkV)。60〜70年代:60kV〜220kV,小抱杆、内外拉线、分解组塔。80〜现在:220〜500kV,内外拉线(单吊或双吊)分解组塔;整立铁塔(抱杆或吊车);倒装(包括混合倒装);全液压顶升工艺;直升机分段吊装(内外导轨)。2、大跨越铁塔施工:70年代:绝大部分采用内悬浮内(外)拉线摇臂抱杆。例如:武汉阳罗长江大跨越铁塔、南京燕了矶长江大跨越塔等。76年我公司采用钢绳滑轮组系统倒装组塔(前榆线松花江大跨越)。80年代:我公司施工“长江吉阳大跨越塔头全液压吊装”。90年代至今:采用落地冲天
3、摇臂抱杆组大跨越塔,以及采用建筑用“塔吊”内、外置吊装大跨越铁塔。例如:山西送变电采用附着QT80A-250塔吊,施工235m高塔等。第2节:内(外)拉线组塔施工设计程序为清晰明了起见,用框图描述其设计过程和方法。(见图2-1)内(外)拉线组塔施工设计程序图2-1本节讲述的是采用厂家现成产品抱杆的设计程序,如果是自行设计抱杆时,除按上述程序外,还要使用本节中的抱杆受力数据(还要考虑抱杆的偏心受力),来设计抱杆的参数。第3节:组塔施工设计中要考虑的有关问题1、如果组塔抱杆是采用市售的现成产品,那么,我们应该
4、向厂家索要抱杆的特性参数,即抱杆材质、结构的几何尺寸(主、斜材规格、断面尺寸、各段长度和总长)、重量、允许轴向压力、允许偏心距等,以及试验报告。2、设计布置抱杆倾角时,不要受“5。”倾角限制,而应以满足铁塔构件就位方便为准。也就是说尽量减小控制大绳的张力。以减少整个起吊系统的受力,但要注意不要使下拉线两侧受力过于不均衡(保证其安全系数)。3、设计吊装平口以上上下曲臂和横担时,抱杆提升高度及上、下拉线绑扎点位置,构件固定绳绑扎点位置一定要画示意图标识清楚,并适当做以文字说明。4、对不规则形状的铁塔构件的固定
5、绳绑扎位置,应事先在室内计算出理论重心,初步确定其较合适的绑扎位置现场组塔试点时再做微调。5、导线横担吊装,原则上尽量整体吊装为宜,如果抱杆承载能力满足不了要求,再行考虑分片吊装。为确保片吊的安全和质量,横担一定要做好补强。另外,抱杆不超载的情况下,尽量将地线支架一起带上,以减少单独吊装地线支架带来的麻烦。(对750kV以上的铁塔尤其如此。)第4节:内(外)拉线组塔受力系统分析本节重点讲解一下内拉线组塔的受力分析,外拉线组塔因外拉线对抱杆压力小于内拉线组塔,系统各部受力都较小,这里就不做讨论了。下面介绍内
6、拉线组塔系统受力计算原理。1、按静力学原理,受力情况可通过三个关键结点受力分析来解决:A、总牵引绳、起吊构件、控制大绳组成的受力三角形。B、上拉线、抱杆、牵引绳(起吊绳和磨绳)组成的受力三角形。C、下拉线(承托绳)与抱杆组成的受力平衡三角形。下面对上述A、B、C三受力三角形中各部受力做以分析。A:起吊钢绳、控制绳受力分析图4—1控制绳受力分析图To—起吊绳受力;F—控制绳受力;B—起吊钢绳与垂直方向夹角;入一控制大绳与地面夹角;根据节点力的平衡原理,列出以下方程组:G—起吊构件重量;ZX=0时,Tosin
7、B二Feos入①SY=0时,T()cosB二G+FsinX②①②式联立,求解,则F二分析公式③,假设起吊钢绳与铅垂方向夹角不变,构件重量G不变,那么从公式③中可以看出,当入角增加时,控制绳张力F亦随之增加,反之则减少。这就是我们设计控制大绳角度不大于45。的道理。另外,利用图解法亦可证明这一原理。(见图4-2)控制绳对地夹角变化图4—2图解控制绳受力同时从图4-2也可以看出,随控制绳对地夹角增大,起吊绳受力也相应增大。所以在组塔施工中,为了避免起吊绳受力过大,我们应尽量减小控制大绳对地夹角,也就是说控制绳
8、地锚尽量控得离塔远些为宜。另外,吊重越大,T()亦越大。B:上拉线、抱杆牵引绳受力分析根据节点力平衡原理,由图4-3可知:EY二0时,TocosB+PhSin丫=N0cosa②①、②式联立,解得:Ph二^sinC^③cos(y+a)另①、②式联立,还可得:N尸T。沁也④p:aI——;>X轴丫1/抱杆X:—上拉线起吊钢绳cos(a+/)To图4—3下面依据③、④式对起吊系统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由公式③:我们可以看出上拉线受力Ph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