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

ID:35968834

大小:11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4-29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_第1页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_第2页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_第3页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_第4页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目录一、说明2二、内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21.起吊绳、调整大绳受力22.抱杆轴向压力43.下拉线受力54.上拉线受力65.腰滑车、底滑车受力7三、外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7第8页共8页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一、说明1.附件为Excel计算表及AutoCAD做的图解法验算,另附了用于受力分析的立体示意图。已应用AutoCAD图解法对计算表中公式分四种情况进行了校验(吊件重均按1000kg计算),计算结果均能吻合:第一种情况:抱杆垂直,不反滑轮组;第二种情况:抱杆垂直,反1-0滑轮组;第三种情况:抱杆向吊件侧倾斜5°,不反滑轮

2、组;第四种情况:抱杆向吊件侧倾斜5°,反1-0滑轮组;2.图解法中力的比例为1:100,即图中的10表示1000kg,以此类推;3.图解法中长度单位为1:1,长度单位为米,即图中的5表示5m,以此类推;4.计算表及图解法中吊件与塔身距离均按0.5米进行计算;5.计算表用于受力分析后归纳出的公式测试,不是真正的组塔计算;二、内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1.起吊绳、调整大绳受力1)请参见“受力分析图”中的“图(一)”及“图解法验算图”中的“图1-1”及“图1-2”;2)依正弦定理,有:第8页共8页可得,调整大绳受力:……………………

3、…….公式(1)起吊绳受力:,考虑反动滑轮组时,起吊绳受力递减情况,因反1个动滑轮受力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可得:……………………………………公式(2)式中:G:吊件重;F:调整大绳受力;T:起吊绳受力;β:起吊绳与铅垂线夹角;ω:调整大绳与水平夹角;n:反动滑轮组时动滑轮个数,例如:反1-0时,n=1。1)起吊绳与铅垂线夹角:…………公式(3)式中:L2:抱杆竖直时坐深,即抱杆竖直时抱杆在上拉线绑点以下部分长度;B2:上拉线绑点处铁塔水平面上宽度;X:吊件吊起至吊件绑点与上拉线绑点位于同一水平面时与塔身水平距离。第8页共8页1.抱

4、杆轴向压力1)请参见“受力分析图”中的“图(二)”及“图解法验算图”中的“图2-1”、“图2-2”;2)由正弦定理,有:可得,抱杆轴向受力:…………………..公式(4)式中:γ:抱杆与上拉线合力方向夹角;δ:抱杆与铅垂线夹角;注:因为计算起吊绳受力时考虑了反动滑轮组时力的减半作用,而计算抱杆受力时,抱杆在吊件侧受起吊绳的拉力应为反动滑轮组前的力,故应为2n×T。3)其中:可得,………………………….公式(5)式中:γ1:平衡侧(即吊件对侧)上拉线合力方向与抱杆间夹角;4)注:当抱杆竖直时,将δ=0代入公式(5)及公式(4第8页共

5、8页)中,可计算出抱杆竖直时轴向压力。1.下拉线受力1)请参见“受力分析图”中的“图(三)”及“图解法验算图”中的“图3-1”、“图3-2”及;“图4-1”、“图4-2”;2)依正弦定理,有:因为:sin(180°-2φ)=sin(2φ)可得,吊件侧下拉线合力:……………..公式(6)吊件对侧下拉线合力:因吊件侧下拉线合力S1大于吊件对侧下拉线合力S2,故下拉线计算时只考虑S1,而S2不做计算。式中:G0:抱杆自重;(在公式校验时未考虑);S1:吊件侧两下拉线合力;S2:吊件对侧两下拉线合力;φ:吊件侧(或吊件对侧)两下拉线合力

6、与铅垂线夹角。3)吊件侧(或吊件对侧)两下拉线合力与铅垂线夹角…………………………………….公式(7)式中:第8页共8页B1:下拉线绑点水平面上铁塔宽度;L3:下拉线绑点水平面下抱杆长度。注:当上下拉线在同一绑点时,B1=B2,L3=L2。1)吊件侧单根下拉线受力:…………….公式(8)式中:K:下拉线受力不平衡系数,取1.5;η:单根下拉线与下拉线合力方向间夹角。2)单根下拉线与下拉线合力方向间夹角:………………………………….公式(9)1.上拉线受力1)请参见“受力分析图”中的“图(四)”及“图解法验算图”中的“图5-1”、

7、“图5-2”及;“图6-1”、“图6-2”;2)依正弦定理,有:可得,……………………………….公式(10)式中:Ph:平衡侧(吊件对侧)上拉线合力;3)平衡侧单根上拉线受力:第8页共8页………………………………………….公式(11)式中:θ:平衡侧单根上拉线与平衡侧上拉线合力方向夹角。1)平衡侧单根上拉线与平衡侧上拉线合力方向夹角即:…………………….…..…公式(12)1.腰滑车、底滑车受力1)腰滑车受力:………………………..公式(13)2)底滑车受力:………………………..公式(14)式中:ψY:腰滑车处起吊绳夹角;ψD

8、:底滑车处起吊绳夹角。3)底滑车钢绳套受力:………………...公式(15)式中:ψDC:底滑车钢绳套间夹角。一、外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1.请参见“受力分析图”中的“图(六)”、“图(七)”;2.依正弦定理,有,第8页共8页经数学推导,得:外拉线合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