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及防治对策摘要:从幼虫和卵的形态、发生世代、分布范围、寄主范围、取食部位、危害症状、越冬场所等方面的不同点,重点介绍了玉米螟与棉铃虫识别上的不同,为准确确诊提供指导,同时,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措施。关键词:玉米螟;棉铃虫;发生规律;区别;防治对策2013年8月6日,笔者来到北京市通州区国际种业园区内调查时发现,玉米地里出现“双抢”现象,即两种虫子抢吃一株玉米,两头虫子抢啃一个玉米棒,32.5%的植株被害(以危害叶片为主,茎秆与玉米棒被害率不到10%),有虫株率10
2、%,百株幼虫量15头。英中:玉米螟危害株率25%,冇虫株率7.5%,百株幼虫量7.5头,虫龄3~5龄;棉铃虫危害株率10%,有虫株率5%,百株幼虫量7.5头,虫龄3~5龄。调查时,5月14日和15日播种的玉米正处于灌浆至蜡熟期,6月14日播种的玉米正处于大喇叭期。1玉米螟与棉铃虫发生规律的区别玉米螟与棉铃虫虽然都属鳞翅目害虫,且都具有趋光性、钻蛀性、转移性危害等共性,但也存在很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卜T0个方面。1.1昆虫分类不同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ubern)为螟蛾科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
3、ubner为夜蛾科害虫。1.2.1成虫玉米螟成虫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冇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棉铃虫成虫体氏4〜18mm,翅展30-38mm,灰褐色。前翅具褐色环纹及肾形纹,肾缢前方的前缘脉上有二褐纹,肾纹外侧为褐色宽横带,端区各脉间有黑点,后翅黄白色或淡褐色,端区褐色或黑色。1.2.2卵玉米螟的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一个雌蛾可产卵10〜20块
4、、350-700粒,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口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棉铃虫卵散产,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上或杂草等其他植物上,卵约0.5mm,半球形,乳白色,具纵横网格。1.2.3幼虫玉米螟老熟幼虫体长25nrni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屮、后胸背面各冇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棉铃虫老熟幼虫体长30〜42mm,体色变化很大,由淡绿、淡红至黑褐色,头部黄褐色,背线、亚背线和气门上
5、线呈深色纵线,气门白色,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两根前胸侧毛边线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或相交,体表布满小刺,其底部较大,因其种类不同而有差异。1.2.4蛹玉米螟蛹长15~18mm,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棉铃虫蛹长17〜21nun,黄褐色,腹部第5节的背面和腹面冇7〜8排半圆形刻点,臀棘钩刺2根。1.3发生世代不同玉米螟的发生世代随纬度而有显著的差异:在中国,北纬45。以北发生1代,45。〜40。发生2代,40°~30°发生3代,30°~25°发生4代,25°-20°发牛5~6代。海拔越高,发生代数越少。在四川省一年发生2~4代,温度高、海
6、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棉铃虫发生的世代因年份、地区而异,在山东省莱州市每年发生4代,9月下旬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玉米秸秆附近或杂草下5~10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立春气温回升至15°C以上时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第1代在6月屮下旬,第2代在7月屮下旬,第3代在8月屮下旬至9月上句,到10月上句尚有棉铃虫出现。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一年发生4〜5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笫1代主要在麦出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
7、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耍害虫。在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以蛹在寄主根际附近土中越冬。翌年春季陆续羽化并产卵。第1代多在番茄、豌豆等作物上为害,第2代以后在出间有世代重叠现象。玉米螟主要分布于亚洲(温、热带)、澳州、大洋洲克罗尼西,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棉铃虫广泛分布在屮国及世界各地,屮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冇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重。1.5寄主范围不同玉米螟主要是取食玉米,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受害最重,玉米螟
8、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棉花、高粱等作物。棉铃虫的寄主植物多达20多科200余种,是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害虫。1.6取食部位不同玉米螟3龄前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