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ID:4464365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4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_第1页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_第2页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_第3页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_第4页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发展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农业发展对策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1・1土地资源大整合,规模化经营趋势加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民非农就业和进城就业机会增多,许多农民不愿经营农业,或通过土地流转,或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土地资源的加速整合,由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种植向大规模集约种植转变[2—4如河南省舞钢市、济源市的土地流转规模达到土地保有量的30%以上,冇些地区实现了整村、整建制乡镇的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2]。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1・2资本大注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闲散资金丰富,许多过去经营矿业、房地

2、产和工业的资金纷纷抢滩农业,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大面积土地,通过资本密集投入发展现代农业,走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道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1・3主体大转换,企业、农业大户及合作经济组织逐渐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后,大多数小规模农户退出了种植业甚至农业,由农业经营者转变为劳务提供者或个体业主。农业经营主体由数量庞大的小农户向数量冇限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戸及合作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转换。经营主体的人转换,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千万农户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变革要求。1・4科技大支撑,农业发展水平不断

3、提高与传统农业发展不同,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注重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包括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日标,需要农艺技术、物资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生态保护技术等多领域、多层面、全方位综合技术的集成应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具备了支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各地现代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示范性强的科技示范基地,如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中鹤集团的2000hm2粮食高标准农出示范基地,就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生态环保技术集成应用的典型。1・5功能大拓展,农业内涵更加丰富随着大量现代资木注入和农业企业的发展,以

4、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企业化方式管理农业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农业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发展纵向向产前、产后延伸,横向向生态休闲及文化教育服务功能拓展[5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备展示、教育、体验、观光和休闲服务功能,甚至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体现历史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和谐统一,大大半富了农业内涵,拓展了农业功能,提升了农业效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1.6园区大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国上下都在把发展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各种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业休闲观光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通过园

5、区建设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经验。在园区内,通过各种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应用,建立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当地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和先导区,示范带动其他农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各种现代农业园区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成功有效的途径。河南省现已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家、省级园区8家,都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基地。1・7产业大集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现代农业产业是涉及农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产业配套发展的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以农业规模化生产为基础,把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贮藏、物流配送和配套

6、服务等产业,在一定范I韦I内集聚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产业集聚的企业越多、产业越全,产业体系越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从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看,凡是现代农业发展好的地方,都是农业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农业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地方。1・8方式大转变,农业发展转型加速随着农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加快。在生产上,农业加速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在经营上,农业加速向企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转变,小农经济加速让位于规模经济,农业在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经营手段、产业经营方式

7、等方面都在加速转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的重要阶段。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耍问题2.1土地利用的非粮非农化突出唯利是图是资本的天性,产业资本注入农业,是为了抢占土地这个唯一没有资本化的资源。资本进入农业多半瞄准的是养殖、蔬菜、林果等高效农业产业,而不会热衷粮食这种低效产业,尤其是在当前土地流转成木较高的状况下,种植粮食作物盈利空间较小,风险较大,种植非粮作物的预期效益较高,也是大多数土地承包企业的选择,土地流转在-泄程度上推动了土地的非粮化。另外,有些企业在土地流转后,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了生态餐饮、休闲娱乐甚至疗养休闲服务设施等

8、,加快了土地的非农化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